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賠償殖民血債 德或開先例

2017-01-07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帝國主義風氣正盛,歐洲列強為擴大勢力範圍,紛紛到全球尋找殖民地,較遲起步的德國便來到非洲南部西岸,亦即今日納米比亞一帶開始殖民,更在1904年至1908年間,屠殺多達10萬名原住民。德國在過去一世紀未曾就此事道歉或賠償,受害原住民後裔前日於美國入稟,就這宗20世紀首場大屠殺向德國索償。有學者指出,若德國同意賠償將成為先例,促使英國和法國等前殖民國家跟隨。

根據紐約曼哈頓地區法院收到的入稟狀,原告是代表全球赫雷羅族及納馬族人的人士,向因為德國殖民政府屠殺而受苦的族人,尋求賠償,但未有透露實際金額。此外,他們又希望確保在目前正進行的德國與納米比亞政府之間、就當年大屠殺的談判,在達成任何協議前需先得到他們的同意,赫雷羅族及納馬族人後裔亦必須是協議簽署方之一。

女被姦男變苦工

入稟狀稱,自1885年至1903年,赫雷羅族及納馬族人共有數以千計平方公里、即他們當時所佔約1/4的土地,遭德國殖民政府強行奪去,但對方未作任何賠償。此外,殖民政府對當時赫雷羅族及納馬族人女性遭強暴,以及族人被強徵成為勞工視若無睹。

餓死渴死 遺體做科學實驗

赫雷羅族及納馬族人於1904年及1905年先後反抗,希望推翻殖民統治,遭到德國鎮壓,德軍將數以萬計的族人囚禁在集中營,令他們過茷D人生活,最終活活渴死及餓死,部分遺體更被運往德國,進行科學實驗。聯合國1985年一份報告指出,對赫雷羅族人的血腥行徑絕對稱得上是大屠殺。

2012年起,德國及納米比亞就當年德軍屠殺赫雷羅族及納馬族人展開談判,納米比亞尋求德國作出官方道歉及金錢賠償。兩國原先計劃在去年年底達成共識,但雙方仍有分歧,現時預計談判工作在今年6月底前才能完成。

德認責未賠償 談判拉鋸

德國在二戰後已就屠殺猶太人致歉及賠償,但對納米比亞卻未有任何行動。去年11月,納米比亞土地部副部長斯沃爾波伊受訪時提到,這顯示德方認為黑人生命不值一提,但他同時指德國仍未拒絕向納米比亞賠償的方案。不過,德國首席談判員波倫茨上月強調,承認大屠殺不代表德國有責任作出賠償,這導致雙方在談判上一直處於拉鋸。

漢堡大學非洲歷史教授齊默勒表示,即使德國殖民活動的規模不及英法兩國,但這始終是德國歷史黑暗一頁,尤其是在納米比亞進行的屠殺,成為後來納粹德國清洗猶太人的「藍本」。由於英、法和比利時都曾在非洲進行殖民活動,齊默勒認為若德國向納米比亞賠償,可成為歐洲國家仿傚的先例。 ■路透社/法新社/今日俄羅斯/《國際商業時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