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百搭通識 > 正文

心康理得:積極聆聽減代溝隔閡

2017-01-16

本欄曾經以兩篇文章的篇幅介紹一種溝通技巧-「非批判聆聽」。其實,學習不同的溝通技巧,促進人際關係,實在是學不完的「功課」。今天向大家介紹另一種溝通技巧-「積極聆聽」(Active Listening)。

灌輸想法易致不滿

相信無論作為家長或老師,我們都很希望了解子女或學生的感受、需要和思想,但有時候感慨代溝太深,無法明白新一代的思想,甚至無從傾談。特別是子女在青春期,家人聚在一起時,已習慣主導的父母,憑自己的經驗或信念說教,希望表達對子女的關心,而子女卻默默無言,有時甚至無故頂撞,令人頭痛。

有些家長急於向子女表示關懷,出自於一片愛心,卻忘記對方是獨立個體,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我們若只顧一股腦地灌輸自己的想法,卻閉上耳朵和眼睛,沒有體會子女的感受,會導致子女最初或有意慾表達,卻因感受不到父母願意聆聽,而變得沉默甚至不滿。

這個時候,家長可考慮學習「積極聆聽」。什麼是「積極聆聽」?這是一種溝通技巧,包含的不止是細心傾聽,還要專注、具同理心和合適的回應,方可促進了解和溝通。積極聆聽的技巧包括︰不要一直思考要說什麼話或提問,而是學習專注地聆聽子女心聲。

細心觀察 簡單複述

須留意子女說話時的表情、反應、態度或小動作,嘗試感受其弦外之音。並且嘗試用諒解的語氣,反映子女已表達的感受,鼓勵他/她繼續傾訴。例如︰「聽你剛才說,你覺得最氣憤的事是不能單獨和同學去街」、「你常常要去補習社,覺得時間表排得過密,感受到很大壓力」。

還可以學習簡單地複述對方說話的重點,嘗試作小結或者反問,以整理所聽見的內容。例如︰「綜合剛才你所舉的例子,你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很希望有獨處空間,是嗎?」

積極聆聽可以鼓勵對方積極表達,也讓家長可以有更大空間了解子女。家長要記得自制不要說話過多,重點是聆聽,讓子女表達內心的真正感受。

■香港心理壎芛|社區教育部 曾媚

輔導服務︰3583 1196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