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 > 正文

金管局:今年有走資風險

2017-01-27
■阮國恒(中)稱,金管局今年的監管重點將轉移至流動性風險。歐陽偉昉 攝■阮國恒(中)稱,金管局今年的監管重點將轉移至流動性風險。歐陽偉昉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歐陽偉昉)2016年發生多個「黑天鵝」事件,引起債息、匯市波動。不過,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昨在記者會表示,銀行業表現依然理想,零售銀行稅前盈利增長8.7%。淨息差為1.32%。展望今年,若美國加息步伐超預期有機會令資金加快流出,故金管局的監管重點將轉移至流動性風險。

零售銀行去年稅前多賺8.7%

金管局昨公佈,2016年零售銀行整體貸款特定分類貸款比率截至9月底為0.81%,按年上升0.12個百分點,內地相關貸款的特定分類貸款比率則為0.89%,按年上升0.11個百分點。阮國恒認為香港銀行業風險管理水平「大致上良好」,整體貸款特定分類貸款上升幅度並不急促,仍處於歷史上的低水平,而內地相關的特定分類貸款亦未到監管當局需關注的水平。

美加息若提速 資金流將逆轉

美國步入加息周期,阮國恒指出,一旦加息步伐比預期快,資金流動急劇轉變,將對銀行流動性造成影響。2008年金融危機後約有1萬億港元資金流入香港,「若這些資金流出,將對業界流動性帶來影響。」加上美國政策、歐洲選舉為金融市場帶來的影響。「2017年香港銀行業面對環境比2016年具挑戰性,銀行在發展業務時應充分考慮相關風險。」金管局會分析個別機構的流動性水平及風險,亦會加強壓力測試機構處理流動性的能力。

美國加息後,與香港按揭利率攸關的最優惠利率未有跟隨上升,阮國恒指難以猜測什麼時候會上升。而銀行按揭越減越低,他表示「現時未有重大監管關注」,但呼籲銀行小心釐定息口,因其時間長,要改變按息定價難,會影響銀行日後的基本利息收入。

黑客入侵交易近3月無新個案

金管局去年推出金融科技監管沙盒,幫助銀行測試新的金融科技,阮國恒表示推出以來已有5間銀行應用,已完成或正在測試9個項目。去年銀行的網上理財被黑客入侵進行未獲授權交易,阮國恒透露去年接獲8間銀行報告共95宗個案,其中78宗導致客戶損失1,600萬元,均已全數賠償,其他則未有損失或金額暫未確定。金管局已要求銀行向客戶提供選擇,進行股票交易可要求雙重認證,自11月起已沒有出現新個案。另外,涉及阻斷服務攻擊(DDoS)和虛假網站的個案為11宗和35宗,分別按年下跌8宗和1宗。

去年處理1745宗投訴 升8.5%

2016年金管局共處理1,745宗投訴,按年上升8.52%,阮國恒表示,投訴上升主要是關於服務質素,佔整體投訴的11%,按年上升超過三成。投訴內容包括職員態度、銀行行政出錯,甚至投訴網站速度太慢。阮國恒認為,「市民對業界的服務水平的要求正在增加」,銀行應檢討可以作出什麼改善。不過有關銀行開戶、維持戶口的投訴有所下降,由按年下跌3個百分點至13%,金管局已就中小企、初創企業開戶困難發出指引,提醒銀行監管應以風險為原則,商會亦反映情況在改善中,但仍有問題存在。而不當銷售的投訴個案按年下跌6%,與投連險在銀行銷售減少有關。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