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國際 > 正文

瑞典負利率副作用 政府抱怨稅收水浸

2017-02-24

瑞典央行兩年前實施負利率,希望刺激通脹,卻引起意外副作用。不少擔心存款縮水的企業和居民利用當地稅制規定,紛紛超額繳納稅款,以獲取年利率最少0.56厘的利息收入,結果不但導致庫房水浸,更令政府被逼支付巨額利息,比直接發債的孳息開支更高。瑞典政府抱怨所收的稅款過多,將向企業及個人退還約338億港元的超額納稅。

超額納稅有利息

瑞典政府去年錄得850億瑞典克朗(約733億港元)財政盈餘,當中約400億瑞典克朗(約345億港元)來自超額納稅。根據規定,瑞典納稅人可以超額繳納稅款,多出的金額會撥作庫房收入,但同時會計在納稅人的稅務賬戶內,並可獲得利息。結果在負利率下,吸引不少人把稅務賬戶當作儲蓄賬戶使用。

瑞典北歐斯安銀行首席策略師霍姆格倫表示,由於納稅人隨時可以從稅務賬戶提取超額納稅,如果有關金額太多,將會影響政府財政穩定。即使政府事後決定取消向超額納稅支付利息,但零息依然比負利率吸引。■英國《金融時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