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很多人而言,一畢業就自己創業做老闆,不用打工受氣,似乎是一件美事。不過,對現年僅23歲,大學畢業兩年的文智輝(Will)而言,他卻認為是一件很任性的事。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及夢想,放棄穩定的收入,「基本上第一年都無出人工畀自己,都要食屋企。」不過,隨着收費版智能助聽App即將推出,他預計首年可有1,000名收費用戶,收入可達30萬元至40萬元。
計劃申請政府支援初企資助
他坦言,這次創業最大的成本就是時間,因大部分的經費都可由申請的資助所應付,除理大的微型基金10萬元,星展社企創業比賽中亦獲得2萬元啟動基金,後來加入科學園的培育計劃,亦獲得約30萬元的資助金額。目前公司有3位持股人士,其中一位專門負責產品研發,另一位負責商業發展,他則負責統籌等工作。他認為即使創業成功後,亦不等於可「坐定定收錢」,因為相信不斷會有很多不同的事情要處理。
文智輝又指,政府對初創企業的支援愈來愈多,如去年提出的兩個新計劃,公營機構試用計劃資助及科研人才實習生薪金資助等,每位大學畢業生人工資助額為1.4萬元,碩士生則為1.6萬元,他表示公司都有意申請此兩項資助計劃。未來隨着公司正式市場化,有實際收入後,將會再引入更多投資者融資,資金將用作推廣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