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 兩會報道)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建國昨日表示,編纂民法典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中國憲法確立了保障公民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的原則,憲法的精神和原則必須在民事法律中予以體現和落實。通過編纂民法典,健全民事法律秩序,就是要加強對民事主體合法權益的保護,更好地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提高國家治理能力
李建國表示,民法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事領域的基礎性、綜合性法律,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它規範人身關係和財產關係,涉及社會和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每一個民事主體都密切相關」,李建國表示,民法與國家其他領域的法律規範一起,支撐着國家治理體系。通過編纂民法典,完善民事法律規範,就是要構建民事領域的治理原則,提高國家治理能力。
完善民商事領域規則
在談及編纂民法典對經濟發展的意義時,李建國指出,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必須以保護產權、維護契約、統一市場、平等交換、公平競爭等為基本導向。中國民事立法秉承民商合一的傳統,通過編纂民法典,完善民商事領域的基本規則,為民商事活動提供基本遵循,就是要健全市場秩序,維護交易安全,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李建國還指出,編纂民法典,是以法典化方式鞏固和確認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實踐證明是正確的民事立法成果,同時與時俱進,完善和發展中國民事法律規範,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更好地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係、規範社會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