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方寸不亂】護老者抑鬱

2017-03-09

方 芳

姑母無兒無女,在老人院安老,能走能吃,自得其樂。惟不幸中風跌倒,被送到公立醫院,再在療養院等待生命耗盡,政府一條龍包辦醫護,甚至後事,親友子侄只需走動探望,其他無須擔心。

但有兒女的長者,其安老問題則由家人承擔,經濟負擔和心力透支,非外人所能明白。一項調查顯示,貧困基層照顧長期病患家人,八成七護老者處於抑鬱邊緣。護老者本身要工作生活,或者自己也病痛不少,經濟上又不許可請人代勞,長期壓力下的抑鬱,又是社會的另一個「炸彈」。

先不說貧困基層,經濟稍自由的家庭,家有長期病患家人,護老照顧也是心力交瘁的。我的朋友十分孝順,中年時期已辭去工作,為的是全職照顧長期病患的母親;就是照顧得太好,母親病中得享長壽。朋友受過高等教育,本來可以幹一番事業,但因為孝順,為此度過數十年護老生活,也被折騰到抑鬱邊緣。

世上孝順兒女不少,但生活逼人,不是人人都有條件可以辭職護老。家有長期病患老人不能自理的時候,還是要交由護老院服務,當然又是一筆沉重負擔。

我的朋友圈中,幾乎絕大部分都有護老問題,正因為經濟有點基礎,老人家能在家中安老,交由菲傭照顧。但問題仍然不少,何況基層家庭所面對的困境?

社福團體希望政府能多做一點,如設立「長者暫託服務」或「長者社區保母」,以減輕基層護老者的壓力。護老是厭惡性工作,連菲傭有得揀,寧可照顧兒童也不願照顧長者。如社會上大部分行業延長退休時間,鼓勵「少老」就業,釋放人力,部分投入護老行業,不失為辦法之一。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