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百家廊】泰山綠化古今談

2017-03-13
■五大夫松。作者提供■五大夫松。作者提供

戴永夏

巍巍泰山,雄踞齊魯,素有「天下第一山」之稱。它不但文化底蘊豐厚,名勝古蹟薈萃;而且古樹名木繁多,蒼松翠柏滿山,有蚗u美而豐富的植被資源。

據《史記》記載,古代的泰山曾經「茂林滿山,合圍高木不知有幾」;「朱櫻滿地,古木參天」;「盤道兩側,茂林間草」......森林景觀十分壯美。只是清末以後,泰山植被遭受嚴重破壞。解放後,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全面綠化,泰山的植被重現英姿,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植被覆蓋率高達90%。置身岱頂四望,「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的美麗壯闊景象,復又展現在面前。

泰山如此美好的植被景觀,除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外,主要來自人類對它的長期綠化。這方面的工作,有文字記載的,始於封建社會初期。兩千多年來,上至封建皇帝,下至黎民百姓,都不同程度地為種植和保護泰山林木作出過貢獻。

據史書記載,最早重視泰山綠化的,是秦始皇。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秦始皇登封泰山時,面對山上的草木森森,倍加珍愛,曾下令「勿伐草木」;在下山途中遇上大雨,他便在一棵樹下避雨。雨至,他感謝樹的遮雨之功,又封這棵大樹為「五大夫」。秦始皇愛護草木之情,一代代傳承下來。他所封的「五大夫」樹,至東漢具體為「五大夫松」,加以供奉。至明代,松樹被泥石流沖毀。清雍正八年(1730),負責整修泰山的內務府郎中丁皂保又進行了補栽,成為五棵「五大夫松」。至今這「五兄弟」尚存兩棵,供遊人憑弔觀賞。

到了漢代,泰山的綠化工作進一步加強,漢武帝劉徹首開泰山植樹的先河。這位有荈砟~大略、文治武功的皇帝,曾經七次登封泰山,植柏樹一千多株。酈道元《水經注》引《從征記》云:「泰山廟中,柏樹夾兩階,大二十圍,蓋漢武帝所植也。」至今,泰山下的岱廟中,還留下五株漢柏,皆扭結上聳,蒼勁b鬱,若虯龍蟠曲,構成聞名中外的「漢柏凌寒」美景,亦為「泰安八景」之一。

隨茩藆N皇帝對槐樹的喜愛,唐代泰山又增加了槐樹的種植。唐高宗、唐玄宗登封泰山時,也將植槐之風帶上泰山。《中朝政事》記載:「唐時天街兩畔多槐樹,號槐衙,謂成行列如排衙也。」唐開元十三年(725),唐玄宗封禪泰山,降旨禁止亂砍濫伐山上的樹木:「封泰山神為天齊王,禮秩加三公一等,近山十里,禁其樵採。」(《舊唐書》)

宋真宗是最後一個封禪泰山的皇帝。儘管他登泰山是為了搞「造神運動」,提升個人形象。但他對保護泰山的樹木,也作出一定貢獻。大中祥符元年(1008),他曾降旨:「詔泰山四面七里禁樵採,給近山二十戶以奉神祠,社首、徂徠山並禁樵採」。登山道中「樹當道者令勿伐」。他把禁止樵採的範圍,擴大到泰山附近的社首、徂徠等神山。

金代皇帝雖然沒有封禪泰山,但對泰山的綠化也比較關心。金大定六年(1166),金世宗降詔:「推恩天下山澤以賜貧民,任其樵者薪之,匠者材焉。唯靈巖同五嶽留護靈脈,不在賜例。採伐者仍治以罪。」在詔令中,他恩准百姓到山上採薪伐木,唯獨不准採伐靈岩和五嶽的樹木,違者就要治罪。還有一位叫承暉的金代大將,為保 護泰山森林也立有大功。當時,山東的一些起義軍潛 藏在泰山上,跟官軍對抗。按察司為徹底消滅義軍,準備發兵數萬,伐盡泰山林木,使義軍無藏身之地。時任山東路統軍使的承暉聽說後,立即上疏金章宗,諫伐泰山樹木,使泰山林木逃過一劫,免遭伐盡之災。

清代泰山的綠化,突出表現為地方官員的重視和參與,他們曾多次開展植樹活動。如康熙八年至十七年(1669-1678),山東布政使司施天裔修繕岱廟時,曾植樹646株。現在岱廟內松柏蒼翠,古木參天,就是這次的植樹之功。而泰山景區內更大規模的植樹,發生在嘉慶年間。據嘉慶二年(1797)的《泰山種柏道里記碑》記載,山東按察使康基田及泰安知府金棨等16位官員,於嘉慶元年至三年連續在泰山植樹,植樹範圍從岱宗坊沿登山盤道直至南天門下的獨秀峰和升仙坊,還有呂祖閣等地,共植柏樹22,000餘棵,這無疑是前所未有的壯舉。現在登山盤道兩側的樹齡百年以上的松柏,大多為那時栽植。

清末以後,由於軍閥混戰,連年戰亂,泰山的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在此情況下,有些有識之士仍沒有放棄泰山的綠化,其中最著名的是馮玉祥先生。這位有「植樹將軍」之稱的愛國將領,每到一地都要發動群眾,植樹造林。上世紀30年代隱居泰山期間,他仍發揚此風在泰山植樹,兩年多時間內共植樹約30萬棵。為了改善泰山百姓的貧苦生活,他還鼓勵他們「靠山吃山,靠山養山」,多種一些收益多、見效快的經濟樹種,使泰山的面貌發生了一定的變化。

然而,馮將軍的力量畢竟有限,泰山植被慘遭破壞的局面難以從根本上改變。真正讓泰山的面貌發生巨大變化的,是黨和政府領導下的泰安民眾。

早在1948年3月,泰山專署就頒佈了《關於森林樹株保護的佈告》,要求愛護現有樹株,獎勵封山造林;同年9月建立了泰歷林場(後改為泰山林場)。1949年9月,魯中南泰山專員公署又發佈告,強調「為保(泰山)殘存的名勝古蹟,如唐槐、漢柏、李斯篆、金剛經、古廟、銅像等,除本署成立泰山古代文物管理委員會負責管理外,尚望大家負責切實保護」,「今後倘有人故意損毀破壞,一經察覺或被告發,定予嚴懲不貸」﹗

特別是上個世紀50年代,泰山林場工人開展了泰山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植樹造林運動,歷時近十年,使得泰山重披綠裝,植樹面積達35萬畝,栽種各種樹木億株以上。改革開放以來,泰山生態保護被列入生命線工程來抓,泰山綠化取得了顯著成績,先後榮獲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首例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國家森林公園、全國國營林100個單位、全國森林防火工作先進單位等一系列榮譽稱號。這眾多榮譽不但標誌荇鶪s空前的歷史巨變,也有力地詮釋了泰山是令世人嚮往、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