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香港+能源科技與環境 -
香港是美食天堂,也是浪費之都,每日人均浪費食物量遠超台灣和韓國。有過往調查顯示,香港每天棄置的廚餘約有3,600公噸,相等於250多輛雙層巴士的重量,「排名」超過很多亞洲一線城巿,但廚餘回收率卻長期排榜尾。有人認為,問題一直未有改善,巿民和工商業機構固然要負上責任,但是政策成效不彰才是主要原因。 ■林曦彤 特約資深通識科作者
今日香港+能源科技與環境
1. 細閱以下資料:
資料A:港府處理廚餘8個情況
•懲教署院所及公院廚餘量偏高;
•有政府部門拒簽署《惜食約章》;
•環保署沒有調查多少學校現場派飯;
•6間設有派飯設施的新校,4間沒有落實現場派飯;
•以1,620萬元建成九龍灣廚餘試驗處理設施,每日最多處理1.37公噸廚餘,但現時每日處理0.65公噸;
•錯估小蠔灣廚餘回收中心的工程費為4.89億元,重新招標令中心啟用日期延遲4年,工程撥款近16億元;
•14個參與廚餘回收試驗計劃的公屋屋h,只有6.2%獲邀住戶參與計劃。2014年中,有13個屋h已終止計劃;
•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向40個私人屋苑撥款資助租用廚餘機,但16個已開展項目的屋苑,只有4.6%住戶參與項目,低於環保署估計的10%。廚餘機每日可處理100公斤廚餘,但該16個屋苑平均每日只各收集到42.7公斤廚餘。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審計報告
資料B:《惜食約章》內容
簡介
約章旨在:
•鼓勵香港商戶採取措施,或透過服務及產品,來減少廚餘;
•表彰落實減少廚餘的機構;
•惜食約章歡迎各商戶及機構參與;簽署約章代表承諾實踐減少廚餘。
約章宣言
•惜食約章
•承諾宣言
•執行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惜食香港
資料C:曾拒簽《惜食約章 》的部門回應
部門 回應
醫療輔助隊 唯一的飯堂規模細小,利潤微薄,要斥資制定、執行及審核減少廚餘計劃並不可行。
警務處 對警務處屬嶄新而專門的課題,需確定涉及的特定措施和工作,評估警務處膳食服務承辦商的能力及就緒程度。
產業署 在2013年關於支持無廢物循環再造的跨部門會議後,環保署並無就簽署約章一事與該署接洽。
康文署 並無從事任何膳食服務,且運作不涉及製造食品及產生廚餘;康文署場地的飲食銷售處,均已外判。
懲教署(羅湖 在2013年指派羅湖懲教所簽訂約章。
懲教所除外)
海關 已在2013年5月要求環保署就約章部分措施加以澄清,但截至2015年6月,海關尚未收到環保署的回覆。
食環署 約章所載的部分措施已超出食環署的能力範圍;無法對租戶及食物業牌照持有人選用的食譜設限。
房屋署 尚未完全符合約章中的部分要求。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審計報告
資料D:廚餘量數據
表一:人均廚餘量最高5大公立醫院
排名 醫院 每日人均廚餘量(公斤)
01 葛量洪醫院 0.58
02 九龍醫院、香港眼科醫院、香港佛教醫院 共0.46
03 東華醫院 0.37
04 基督教聯合醫院 0.37
05 靈實醫院 0.36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審計報告
表二:廚餘棄置量估算
年份 情況/減廢措施 每日廚餘棄置量
2011 每日約有3,600噸廚餘棄置堆填區,佔總堆填垃圾量四成。 3,600噸
2015 私人廚餘回收公司進駐環保園,每日處理100噸廚餘。 3,500噸
2016 小蠔灣有機資源回收中心落成,預期每日處理200噸廚餘。 3,300噸
2017 為期3年的惜食香港運動結束,預計可減廢一成,即360噸廚餘。 2,940噸
2018 沙嶺有機資源回收中心落成,預期每日處理300噸廚餘。 2,640噸
2021 石崗有機資源中心落成,預期每日處理300噸廚餘。 2,340噸
2021 實施垃圾徵費後,預期可減廢一成至一成半,即約324噸廚餘。 2,016噸
2022或之後 第四及五期有機資源中心落成,預計每日可處理合共500噸廚餘。 1,516噸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想一想】
(a) 根據資料D,試描述廚餘在香港的棄置情況。
(b) 香港廚餘問題未見改善,何者應該負上最大責任?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
今日香港+能源科技與環境
2. 細閱以下資料:
資料A:2011年至2015年整體建築廢物棄置量
項目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總數(每日公噸數) 51,452 67,127 65,971 57,547 66,575
按年變動(%) +31.2% +30.5% -1.7% -12.8% +15.7%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資料B:棄置建築廢料報道
日期 事件
2014年 大嶼山貝澳大片具高生態價值的海岸保護區遭傾倒建築廢料,環保署在核實地皮業主身份後便批出傾倒建築廢料許可。
2016年1月20日 法官受理環保團體的司法覆核申請,申請人指環保署對高生態價值地區的私地發放建築廢料擺放許可。
2016年1月20日 貝澳居民發現鄰近貝澳泳灘一幅水牛棲息濕地,由上一年12月起被傾倒近兩米高的建築廢料,面積近一千平方米。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資料C:玻璃樽回收計劃諮詢
香港產生的玻璃廢物主要是玻璃樽,當中不少來自酒精類飲品。過去10年被送往堆填區的廢玻璃樽,維持在每天250公噸左右,約佔每日都市固體廢物棄置量百分之三。
現時主要以堆填方式處置廢飲品玻璃樽,但現有3個堆填區將在2020年前逐步飽和。玻璃屬於可回收物料,可製成環保地磚、水泥沙漿等,政府遂提出玻璃樽回收計劃的諮詢,期望提升廢物管理能力。 資料來源:環保署
資料D:廢物分類調查
有調查發現,不足四成中學生有廢物分類的習慣。有41%受訪者的家庭有廢物分類習慣,來自這類家庭的學生進行廢物分類的比例高達78%,反映家庭對廢物處理的態度直接影響子女。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想一想】
(a) 參考資料A和B,指出及解釋港府和環保團體就處理建築廢料可能出現的價值衝突。
(b) 「廢物分類和源頭減廢是解決堆填區壓力的最好方法。」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這說法?解釋你的答案。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能源科技與環境
3. 細閱以下資料:
資料A:義工參與環保運動統計數字
表一:登記義工年齡分佈(萬)
年份 12歲或以下 13歲至25歲 26歲至59歲 60歲或以上
2012 9.1 46.9 37.4 13.6
2013 9.9 53.0 42.6 14.7
2014 10.2 54.2 43.9 14.9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表二:義工參與機構類別
年份 政府部門 非政府機構 工商機構 學校 社區團體/其他
2012 67 387 339 596 999
2013 70 347 375 619 1,096
2014 70 402 408 625 1,147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資料B:參與「學生環境保護大使計劃」學生人數
年度 1995至1996 2000至2001 2003至2004 2005至2006 2014至2015
人數 1,659 8,176 11,907 15,447 16,400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資料C:環境教育報道
根據環保署公佈的資料顯示,因為學校及學生不時會添置電腦設備,為宣揚「惜物,減廢」文化,環保署在2015年舉辦一項名為「校園電腦電器齊回收」的活動,邀請各中小學參與,並成功回收近8,000件舊電腦設備、電器和其他電子產品。
根據活動回饋結果顯示,青少年普遍認為透過實際參與,能夠更具體地認知到家庭的社會責任,也有助提升自身的環保意識。
另有青少年服務中心的服務對象有小學生和中學生,在2015年把中心的年度議題訂為「環保教育」。當中,小學主要為親子活動,希望從小開始讓小朋友接觸環保概念;中學主力推廣義務工作,並與學校合作,活動中,已有超過一半學生曾與家人一起參與義工活動。
中心負責人指出,中小學生參與不同種類的義工活動能在各領域發揮所長,令更多人關注環保教育的議題。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環保署
【想一想】
(a) 參考資料,指出及說明香港青少年參與義工服務如何推動環境教育。
(b) 參考資料,假設你是中學校長,你會在校內推行什麼活動以提升學生的校園環保意識?試舉出其中3項,並加以解釋。
【總結】
香港每日所收集的建築廢物可分為「可直接重用」、「經處理後可重用」和「不可重用」3類。本港近年開展了多項大型基建項目,例如高鐵香港段、沙中線和南港島線等,產生的建築廢物隨之大幅增加,為填料庫和堆填區帶來沉重壓力。
為此,政府正計劃擴建堆填區和興建焚化爐,以及在珠三角地區尋找適合地點,妥善處理建築廢物。
不過有意見認為,本港堆填區的收費相對較低,令業界輕視回收和減廢的工作,故建議政府提供經濟誘因,以鼓勵業界加強回收工作,才能從源頭上減少建築廢物的數量。
【延伸閱讀】
1. 《處理廚餘的挑戰:問題與解決方案》,環保署網站,http://www.epd.gov.hk/epd/tc_chi/environmentinhk/waste/prob_solutions/food_waste_challenge.html
2. 《玻璃樽徵費 回收率或增至六成》,香港《文匯報》,http://paper.wenweipo.com/2016/05/29/HK1605290025.htm
3. 《垃圾徵費冀減廢 3000萬測試證可行》,香港《文匯報》,http://paper.wenweipo.com/2017/02/16/HK17021600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