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路地觀察】醫學昌明真的延壽了嗎?

2017-04-05

湯禎兆

近日有人反映疫苗和西藥救人無數,怎容我們指手畫腳?

疫苗令疫症大幅減少,其實早已是「神話」而已,猩紅熱及傷寒這些沒有疫苗對付的疾病,在麻疹減少的同時,也大規模減低,間接證明疫症的滅絕,大多是因為衛生及營養得到改善。而其實現代人人均壽命得到改善,也屬於此類的「神話」。

西方國家以前的人均壽命只有三十多,這個我沒有質疑,但說到如今人人延年益壽,全是西藥的功勞,就真的有所保留了。原來中國古代,人的壽命並不短,那時候沒有疫苗,也沒有西藥。

古中醫孫思邈被記載的年份為公元541年或581年-682年,即使以後一個年份計算,也已過百歲。明代中醫萬密齋是1499年-1582年,終年83歲。

不看中醫,看詩人的話,白居易的年份為公元772年-846年,即有七十多歲。柳公權為778年-865年,即有87歲。列舉文人因為大家在課本曾有所接觸,很多書籍描述文人孱弱,很多是五、六十歲過身,不是肺癆,就是情志所傷,其實有不少文人壽命並不短。

不過,還是說回普通人吧。1993年有文物於江蘇連雲港市東海縣出土,是為漢成帝元延一年到三年間(公元前12-10)東海郡上奏朝廷的述職冊,裡面包括一份人口統計表。東海郡以山東郯縣為中心,包括今天山東南部,江蘇北部的廣大地區。人口記載為男子人口有706,744,女子有688,132,總人口1,454,196;值得注意的是,八十歲以上的人口有33,871人;九十以上的也有11,670人。

由此可見,在普通的太平盛世,中國古人並不短命,更比歐洲人長命。有人分析漢代以孝治國,老人家有特別待遇,而且鼓吹要老有所養,令漢代人的壽命更長,可見社會環境對人均壽命大有影響。

撇除了戰亂及天災,古人的壽命並不短。有人會說,以前沒有沙士,又沒有豬流感,中醫怎會懂醫現在的疾病?

一)那些惡菌惡毒不就是現代醫藥及科技所帶來的污染而造成的嗎?製造問題者能提供答案?

二)除中醫外,其它自然療法也不是以殺菌殺毒為目標,所謂沙士及豬流感,是菌和毒的名稱,而非形容人的疾病。

中醫是看人的反應去作出醫療判斷,哪管你由什麼型號的微生物構成呢?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