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科大水底機械人賽 耀能SEN生奪獎

2017-05-09
■奪最佳團隊共融獎的保良局志豪小學和香港耀能協會羅怡基紀念學校的同學與自己製作的機器人、老師們合影。後排左五為胡錦添。 柴婧  攝■奪最佳團隊共融獎的保良局志豪小學和香港耀能協會羅怡基紀念學校的同學與自己製作的機器人、老師們合影。後排左五為胡錦添。 柴婧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柴婧)為推動社會共融及機械人教育,科技大學早前舉辦第三屆水底機械人大賽,邀請主流學校學生、特殊教育需要(SEN)、肢體殘障和少數族裔學生一同參加,參賽人數達300人,創歷屆新高。學生以「海洋生態及保育」為主題製作機械人,參賽學校不僅要各自完成任務,還要和其他兩間學校合作完成指定任務,培養創新、解難、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促進不同背景的學生共融及交流。

納共融藝術 讓學生合作

第三屆水底機械人大賽的活動主題為「iSTEAM」,科大環球社會中心總監胡錦添說:「除原有的STEM概念外,我們亦加入『i』和『A』,分別代表共融、藝術,讓學生不僅可以理解到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及數學如何在真實世界上應用,還提供一個良好的平台,讓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及不同教育需要的學生可以共同合作。」

是次活動共吸引42間中小學,主流學校學生、SEN學生、肢體殘障學生及少數族裔學生一同比賽。

活動包括半天工作坊,學生導師教導參賽者製作機械人的基礎知識。另有兩日比賽,分別為校際比賽和聯校隊際比賽,所有參賽學校需要親自設計並從零開始製作水底機械人。校際比賽評出冠亞季軍、最佳工程設計獎、最佳藝術獎、最佳團隊合作獎;聯校隊際比賽評出最佳團隊共融獎。

校際比賽中,每間學校的代表會操作各自製作的機械人,在限時內完成不同的水底任務以取得分數,包括收集、移動及建造物件。聯校隊際比賽則需要三間學校合作,共同運用各自製作的機械人完成任務。

獲得最佳團隊合作獎和最佳團隊共融獎的香港耀能協會羅怡基紀念學校派出SEN學生參賽,部分學生早已接觸機械人,有些則首次接觸,但各人熱情高漲,比賽前還因分工問題而發生爭執,後來認識到每個分工都很重要,問題才得以化解。隊中唯一的小女生林凱喬說:「經歷這些,我們的友誼反而愈來愈好,大家都學懂合作。」

團隊中的同學均表示,通過此次比賽對機器人萌生興趣,將來有意從事和機器人相關的工作。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