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戲曲天地 > 正文

中國戲曲節賀回歸 本土戲富特色 演出陣容鼎盛

2017-05-09
■天姬送子。■天姬送子。

得到觀眾擁戴的中國戲曲節自推出以來,十多年來每一年都有特別的精彩節目安排。而2017年中國戲曲節於六月十三日至八月十三日公演期間正逢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紀念,康文署也作出特別的安排,主要仍推介中國各地戲曲,揀選包含傳統元素、熱鬧喜慶及風格鮮明的戲曲節目,有京劇、崑劇、越劇、婺劇、川劇、陝西地方戲、香港本土製作的粵劇經典及新編劇。

中國戲曲節一向都以推介中國各地方戲曲為主,主要的地方劇種如京戲、崑劇幾乎是每年必備的節目。今年京劇首場演出喜氣洋洋的傳統大戲《龍鳳呈祥》,此外還有五場經典戲︰《群英會、借東風、華容道》、《四郎探母》、《金錢豹》、《洛神》和《太真外傳》,演員是由北京京劇院與國家京劇院名角擔任。另還有京崑劇場與山東省京劇院的兩場精彩折子戲。

崑劇是由江蘇省蘇州崑劇院負責演出兩天新劇《白羅衫》和一天折子戲專場的節目;越劇是由上海越劇一團擔演三天三場大戲︰《紅樓夢》、新編《雙珠鳳》、新編《銅雀台》和一場折子戲。

重慶川劇院會來港演出兩天,有長劇《李亞仙》和折子戲。而比較少來港演出的婺劇,今年由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來港演出三天︰《穆桂英》及兩場折子戲;而陝西地方戲,今年由陝西省戲曲研究院與西安易俗社合作演出三場折子戲,包括有秦腔、碗碗腔、關中道情等。

雲集老中青演員參與

香港土產粵劇雖然也是廣東地方戲,但因為過去幾十年在自由地理環境發展,香港粵劇有自己獨特的表現,近年因為粵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故而業內人士也開始做傳承及保育的工作。目前香港粵劇圈常演出中既有的傳統粵劇,也有新編的粵劇,可謂活力十足。在香港慶回歸二十年的紀念中國戲曲節節慶中,特別於六月三十日及七月一及二日揀選了有民間特色的粵劇和例戲,如︰《觀音得道》、《香花山大賀壽》、《天姬送子》、《加官》。另在八月四、五及六日又有新晉編劇家黎耀威新編的《奪王記》,估計在今年中國戲曲節中會得到觀眾更大的回響。

《觀音得道》是演繹廣東民間流行的有關觀音傳說大戲;而三齣例戲《香花山大賀壽》、《加官》、《天姬送子》歷史悠久,平時很少會演出,多數在華光師傅誕才會演出。而今次特別選演及特別推介粵劇傳統,最早演出的曲牌、唱腔、表演功架,其中不少是劇最早的演出形式和陣容,尤其《香花山大賀壽》,更是吉祥例戲,當中有不少古老表演程式,如仙女字舞、降龍架、伏虎架、韋陀架、又有「插花」、「爆桃」、「灑金錢」等特色表演。將由香港老中青演員參與演出,更有超過三十多位武行演員配合演出,可說是粵劇界精英雲集,演出陣容盛極一時,不容錯過。 ■文︰岑美華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