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唔買唔安樂 愈買愈寂寞

2017-06-01
■有調查發現,37%港人表示不買衫就感到空虛,有76%港人表示透過購物得到滿足感和刺激。 資料圖片■有調查發現,37%港人表示不買衫就感到空虛,有76%港人表示透過購物得到滿足感和刺激。 資料圖片

-今日香港-

有環保團體在兩岸三地及歐洲進行國際時尚消費調查,發現港人沉迷購買衣物在全球「名列前茅」,近70%受訪港人擁有比實際需要更多的衣服,甚至過半數人擁有未剪吊牌的新衣;逾60%港人曾在上班或返學時網購衣服,37%港人表示不買衫就感到空虛,76%港人表示透過購物得到滿足感和刺激。本文討論此現象與消費主義的關係。 ■李偉雄 福建中學(小西灣)助理校長

【概念鏈接】

過度消費 部分港人不惜工本追上潮流,全身上下都是潮流衣飾,形成過度消費的問題。當然,如果能夠量入為出,適當的消費是可以接受的。然而,時下不少人盲目地購買非必需品,更為了買潮流衣飾而「節衣縮食」,從而出現過度消費的情況。

消費主義與環境問題 在消費主義的主導下,各類奢侈品的出現和暢銷,造成環境破壞。生產商捕捉了消費者的心態,頻頻推出新產品,形成惡性循環。

【模擬試題】

資料A

綠色和平發表報告,在香港、內地、台灣、德國及意大利各地訪問至少一千名年齡介乎20歲至45歲女士,發現各地受訪者都有沉迷購買衣服、鞋、手袋和飾物的傾向,以香港和內地最為嚴重。

資料B

香港有逾40%人買自己不能負擔的衣物,而且逾60%港人曾在上班或返學時網購,37%港人表示不買衫就感到空虛,有76%港人表示透過購物得到滿足感和刺激。

不過,近60%人不消一日就失去興奮感覺,35%人甚至因此而感到更空虛。

資料C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表示,環保署數據顯示本港前年紡織物棄置量高逾十一萬噸,相等於每分鐘丟棄一千四百件T恤。

她指,單靠衣物回收亦無法解決每年產生的污染問題,認為速食時裝品牌應該改變商業模式,發展可持續時尚,呼籲服裝品牌企業在減量生產同時,提供修補、回收及租賃服裝服務。

【想一想】

(a)參考資料A及資料B,試描述港人沉迷購買衣物的特點。

(b)參考資料B及就你所知,試解釋港人沉迷購買衣服的成因。

(c)參考以上資料及就你所知,不同持份者在改善沉迷購買衣物問題上有什麼責任?

【參考答案】

(a)沉迷購買衣物是全球化的現象。在資料A中顯示,各地受訪者都有沉迷購買衣服、鞋、手袋和飾物的傾向,以香港和內地最為嚴重。

沉迷購買衣服可得到滿足感。在資料B中顯示,有逾四成港人買自己不能負擔的衣物,三成七港人表示不買衫就感到空虛,有七成六港人表示透過購物得滿足感,可見購買衣服有助獲取心靈的滿足。

(b)消費主義盛行

香港社會經濟繁榮,四處都是鋪天蓋地的廣告燈箱、琳瑯滿目的商品櫥窗,也有數之不盡的購物商場及商店。大部分世界級名牌服飾在港都有代理商,產品的多樣化及廣泛的銷售點,為香港營造了一個便利購買衣服的購物環境。消費主義充斥整個城市,不斷鼓吹市民消費,港人容易受到商品廣告的影響,在不知不覺間購買多了衣服。

潮流文化影響

衣服如果能夠突顯個人是「型」、是「潮」,而且受到朋輩欣羨,港人便能樂於購買該衣服。潮流文化的影響下,近年一些名牌或潮流衣飾,成為了港人熱捧的對象。不少港人對名牌產品趨之若鶩,一些人更認為若追不上潮流,便是落伍的表現,於是把收入投放於這些非必需衣服消費上,浪費大量金錢。

信用卡消費文化普及

信用卡消費在香港日益普及,鼓勵了過度消費的行為。由於信用卡可以「先使未來錢」,而且大部分銀行或信用卡公司都會提供最低還款額服務。這使得一些人忽視了還款問題,大量運用信用卡購買衣服。

個人缺乏自制能力

一些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人,對物慾的抵抗能力較低,往往以購物來滿足個人的空虛感,導致他們的自制能力較差。於是很多時候,他們若接觸到心儀的衣服,便會忍不住一時衝動而購買,這亦是過度購買衣服的原因。

(c)企業

企業社會責任現已成為各國企業進行業績評估的其中一項重要指標,亦被視為企業能否進入全球市場的關鍵。企業社會責任要求企業必須超越把利潤作為唯一目標的傳統觀念,強調在生產過程中要關注到不同持份者的需要,包括對員工、消費者、社會、環境的貢獻。

資料C中建議,速食時裝品牌應該改變商業模式,發展可持續時尚,呼籲服裝品牌企業在減量生產同時,提供修補、回收及租賃服裝服務,有利推動可持續的發展。

非政府組織

非政府組織有別於其他持份者如政府、商界等,它們與環境、社會問題沒有明顯利害關係,亦不會受任何決策所影響,所以它們能以第三方角色,堅持組織的宗旨去進行活動。非政府組織一方面對推動可持續發展有催化作用,如發起各類運動去提高大眾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另一方面,因與其他持份者不存在利害關係,亦可全力監察、反對及制止一些欠缺可持續性的決策,以防止可持續發展的倒退。

在沉迷購買衣物問題上,綠色和平先透過調查指出了全球沉迷購買衣物問題的情況,再向企業提出改善建議。

教育界

學術界在沉迷購買衣物的問題上能擔起監察的作用,他們對政府及其他機構的評價有一定的影響力。教育界負責培育社會的下一代,故應向學生教授可持續發展的訊息。

藉教育活動,學生可以不僅能理解人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並能認識社會議題(如沉迷購買衣物)背後涉及的社會制度、文化和經濟考慮,有助他們建立全面的可持續發展觀。

大眾

一般市民也能為沉迷購買衣物的問題出一分力。例如改變個人消費習慣,購買衣服時應考慮社會和環境影響,避免浪費資源的不必要消費,並抵制剝削勞工和破壞環境的企業。

可見,只有透過以上4個不同的持份者的合作,才是解決沉迷購買衣物問題的最有效方法。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