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台灣 > 正文

【寶島熱評】「台獨」前提下的兩岸論述是個偽命題

2017-06-21

台南市長賴清德走出了自己兩岸論述的第一步,「親中愛台」。這個言論發表的時機選在賴清德的同黨同志、台灣地區現任領導人蔡英文執政低效、民望低迷之時,尤其是蔡政府的「維持現狀」瀕臨破產之際。

在經過島內輿論一段時間發酵後,6月18日,賴清德選在赴美期間,再度對自己的「親中愛台」言論進行完整闡述。賴清德說,不管是兩蔣時代還是李登輝、陳水扁時期,兩岸政策都不夠完整,唯有自己的「親中愛台」是「以台灣為核心,不只是愛台灣,也是向中國伸出友誼的雙手」,透過交流,實現兩岸的和平發展。

對於如何向對岸伸出友誼之手,賴清德說,廢除或凍結民進黨「台獨」黨綱,接受「九二共識」都不是問題,賴清德的前提是,「問題是在『一國兩制』,台灣人民不可能去接受與澳門跟香港同等地位的『九二共識』」。

這番論述的邏輯其實很簡單,就是台灣只有和「中國」處在同等地位時,才有可能和平發展。島內有分析說,這基本上可以看作是連包裝也懶得做的「台獨」論述,在同場的談話當中,賴清德也不失時機地重申了自己的「台獨」主張,他說,「沒有『台獨』黨綱的民進黨到底還剩下什麼,只不過是讓其他政黨取代而已」。

毫無疑問,賴清德的着眼點在深耕島內的政治市場,他既要主導對台灣未來發展極為關鍵的兩岸議題,但同時也要穩住民進黨的深綠基本盤,再藉由消解已成僵局的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來經營淺綠,包括中間選民,為自己參選台灣地區領導人提前累積能量。

耐人尋味的是國民黨當選黨主席吳敦義不失時機的回應,吳說,「『九二共識』就是『一中各表』」,他說國民黨從來沒有主張過「一國兩制」。

弔詭之處就在於,台灣島內的政治人物,深知「台獨」前提下的所謂兩岸論述是個偽命題,卻仍然樂此不疲地換個姿勢來挑戰北京對統一的耐心,內裡包藏的分裂國家統一之禍心,可見一斑。■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怡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