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宮廷菜,是中國皇室御用廚房所料理出的菜餚,全部都用料上乘,既有珍饈百味,又有民間菜式。因以功夫菜為多,工序繁複,久而久之很多經已失傳。不過,來自東海的「皇之盛宴」便將十多道著名御膳重新細緻演繹,大廚採用了不同的山珍海味,以古法的食譜為本,再配合創新的烹調技術,將古饌味道於7月14日重現,如有興趣者,大家不妨親身去品嚐這一場盛宴。
文︰吳綺雯 攝︰小馬
聞名京菜 大漠風味
一向以來,傳統的滿漢全席都有麻醬鮑魚這道菜,是聞名京菜之一。鮑魚是海八珍品之一,大廚決心將傳統味道活現,把鮑魚炆煮約4至6小時,其間收乾水後,再以文火炆煮數小時。經過長達20小時的繁複工序及過冷水後,倒入秘製芝麻醬攪拌,醬汁緊緊包覆着鮑魚,入口香濃富口感。
而古時宮廷招待達官富紳飲宴之名菜佳餚之一的蒙古醬叉烤奶豬,叉烤奶豬即是掛爐乳豬,烤前先塗上香油,然後將蒙古醬入饌烤製,再以慢火烤約30分鐘,烤時須注意時間與火候,亦要不停轉動豬身,以免在豬皮上產生氣泡,令乳豬更香脆,富於大漠風味。
延年參湯 四季進補
在湯水上,象徵延年益壽的「龜鶴延年湯」,有助滋潤五臟之陰,更有補血行水及養胃生津等功效。經大廚改良後,以營養價值高的水鴨入饌,含有多種滋補健康的材料,包括印尼燕窩、韓國鮮人參、蓮子、松茸等來自不同國家的高級食材。此外,更採用上乘的雲腿令湯更香味四溢。以文火燉煮10多小時後便可食用,清甜潤喉,屬男女老幼的養身之選。
而「雍親王府燒蹄筋」這一道菜是來自清雍正皇帝嗜狩獵且愛吃燒鹿筋進補而重新演繹,但隨着鹿筋變得愈來愈稀有,現代已改為吃豬蹄筋。燒蹄筋原為東北菜,功效跟鹿筋一樣,有養血補肝,強筋壯骨等益處。燒蹄筋以東海秘製醬汁炆煮多時,腍滑黏口,含有豐富的骨膠原。
御膳名菜 極考心思
羅漢大蝦亦為宮廷宴的其中一道名菜,一蝦兩食的做法極考心思,準備功夫繁多,造形更是十分講究。大廚運用了兩種烹調方法,把大蝦分成兩段,蝦頭連殼部分採用油泡煮法,再配以調配好的甜酸醬汁,可帶出微微甜酸及香脆的口感。然而蝦尾肉質厚嫩部分則打成蝦膠,以上湯燴至入味,鮮味清爽。
同時,清朝御膳名菜「宮門獻魚」,是工序繁複細膩的功夫菜,極考大廚刀章和烹調功架,「龍鬚海星斑」以海星斑去皮及去骨後切成勻稱的魚肉,烹調時油溫恰到好處,令魚肉嫩滑彈牙,配上雞蛋絲、金華火腿絲及海星斑片拌勻,所以有「撈起」的好意頭。
滿族小吃 宮廷甜點
滿族傳統小吃「金陵驢打滾」,清朝時為宮廷食品,深受慈禧太后的喜愛,因貌似驢兒打滾而得名。它的製作分為製皮、和餡、成型三道工序,全人手製作。綿綿的紅豆蓉,配上外層煙韌的糯米皮,捲起來,放入雪櫃冷藏一晚定形,然後切成一塊塊,吃時蘸上黃豆粉,入口軟滑。
另外,「太后圓夢燒餅」是清廷宮中的早點之一,據說慈禧太后有一晚夢見吃一種夾着肉末的燒餅,湊巧翌日用膳時又吃到這種燒餅,而這燒餅是由一名叫趙永壽的御廚做的,因此圓夢燒餅有祝願健康長壽,夢想成真之意。餅外層鋪滿香口的芝麻,內裡夾有惹味的五花肉末,香酥可口。
至於另一巧手甜點「慈禧豌豆黃」聞說是慈禧太后最喜愛的宮廷小點,是一道傳統的北京宮廷甜點。豌豆有降血壓、消脂減肥的功效。用上等的豌豆作原材料,入口即化,味道香甜,配上日本十勝紅豆蓉,整件糕點豆味濃香而不甜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