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日經/Markit昨公佈,經季節調整後,6月份日經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1.1,高於5月份的50.5,顯示私營經濟進一步好轉。產出和新訂單增長帶動升勢,銷往內地的出口也成為支持點,加上就業和庫存增長,亦提供了利好因素。不過,客戶需求好轉,卻導致通脹壓力加劇。此外,儘管營商環境近期已見改善,但企業對前景依然看淡。
6月份數據顯示,海外需求上升,對私營經濟起支持作用,但本土市況依然嚴峻。
積壓工作量近2年半首回升
整體新訂單量於第二季尾回復增長,但擴張率僅屬輕微;不過從內地銷售創近3年半以來的最高增長來看,6月份內地客戶的需求已經轉強。銷售上升,即產量增加,後者升幅與前兩個月的溫和幅度相若,標誌着產出已連續擴張4個月。
產出增長持續,對產能造成壓力,積壓工作量自2015年2月以來首次回升,惟幅度尚算輕微,但這可能與人手輕微增加有關。
6月份,企業再度積極採購,幅度與投入品的使用量增長一致。供應鏈壓力越益加重,供應商的配送耗時亦連續第三個月延長,惟幅度還算輕微。此外通脹壓力持續。投入品價格及工資同告上揚,因而帶動了總成本飆升。值得留意的是,6月份投入品價格輕微上漲,反映原材料成本加重,以及供應商調高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