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鈺)科學家一直苦思生命起源之謎。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副教授Joseph Michalski及其團隊,從火星上一片38億年歷史的古老海床發現最新證據,指當中的礦物質與地球古老岩石樣本類似,成為探索數十億年前,地球的海底熱液環境能否孕育最早期生命的重要線索。有關開創性的研究成果剛獲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刊登。
雖然太陽被視為孕育生命的重要因素,但有不少科學家提出,地球最初始的生命,很可能是透過熱液的化學合成,起源於古時的海底環境,有關生物均是靠「食用」岩石的化學能量存活;然而由於地球頻繁的地質活動,要靠岩石樣本發掘出數十億年前生命起源的真實環境困難重重。
Michalski及其團隊遂「向天望」,通過美國太空總署CRISM光譜儀的紅外線遙感數據,分析已有38億年歷史並完好保存着的火星艾瑞達尼亞盆地(Eridania Basin)環境,開創性地發現了與地球古老岩石類似、擁有獨特的岩石紋理和礦物質的沉積物。
有關發現可以幫助窺探地球早期卻已消失了的地質歷史,成為分析火星可能有生命存活,以及地球生命起源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