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伊莎)今日是開學日,由幼稚園至大學逾百萬計的莘莘學子將展開新一頁。不過,開學亦令家長「大出血」,書簿、校服、校巴及午膳等開支升幅約2%至5%,高於通脹率。有家長代表坦言,開學支出令基層家庭大感吃力,不少人「慳得就慳」,為子女張羅舊書、舊校服等;有社工則關注學生在開學初期的適應問題,提醒家長及教師留意學生的情緒及精神健康。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昨日以「潤物細無聲 關愛滿校園」為題發信予全港幼稚園和中小學的校長,期望校園能洋溢關愛文化。
到底家長要為孩子開學花費多少?早前有調查訪問逾500名年輕人,發現六成人新學年開學平均開支預算逾二千元,七成人估計相關開支將升兩成,包括購買教科書等。
課本加約4% 校服加5%
漢榮書局負責人石漢基指,今年教科書加幅約4%。學童車協會主席梁剛亦指,業界普遍調升校車費用約5%。至於金綸校服董事總經理林松坡則指校服價格一般上調5%以內。至於午膳方面,業界透露加幅介乎2%至3%。
鄭泳舜:高中生兼職賺錢
西九龍家長聯會主席鄭泳舜昨接受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表示,不少家長為準備孩子本月開學,在7月起就要準備添置課本、校服及書包等開學用品,今年平均加幅約3%至5%,逾千元的書簿費對基層家庭尤其吃力,大部分家長「慳得就慳」,會為子女張羅舊書及舊校服,並節衣縮食,不少高中生亦會在暑假當兼職幫補家計。
他又提到,就算在開學後,家長仍有不少開支,例如子女在校的膳食費一個月就超過600元,另因應電子教學,家長要購置平板電腦輔助孩子學習。
湯修齊倡學校自製補充練習
家校會主席湯修齊指出,雖然政府多年前開始分拆教科書及教材,盼減書價減輕家長負擔,但近年教科書價格仍持續上升,令家長失望,期望書商定價時更謹慎及合理。他又指,開學後不少學生仍要購買補充練習,對家長來說也是一筆開支,建議學校自製校本補充練習,減輕家長負擔。
開學情緒高峰期 家長宜留意
開學亦是學生出現情緒問題的高峰期。青協全健思維中心督導主任徐小曼表示,學生經歷了悠閒暑假,開學後要重投講求紀律的校園生活,初時難免會有不適應,部分緊張學業的學生或會有較大壓力,家長宜留意子女有否抗拒上學的表現,若情況持續兩周以上,應與教師聯繫跟進。
她又呼籲家長不應過分緊張子女學習情況,否則會加重孩子的壓力。湯修齊亦提醒家長,孩子能否愉快地學習視乎家長的態度,應避免催谷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