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經濟 > 正文

【微觀點】內地應加強教育投資者

2017-09-27
■華強北賽格廣場一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因需求大增,今年以來用於挖礦的顯示卡價格暴漲逾四成,並且經常是供不應求。 李昌鴻  攝■華強北賽格廣場一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因需求大增,今年以來用於挖礦的顯示卡價格暴漲逾四成,並且經常是供不應求。 李昌鴻 攝

內地這一輪狂炒代幣的鬧劇忽然落幕,有人如願以償賺得盆滿缽滿,但相信大多數人會損手爛腳,一夜暴富的美夢就此破碎。這類一哄而上瘋炒某種投資產品,引起市場非理性的亢奮,最終大部分人損失慘重收場的現象,近年來屢屢上演,在筆者看來,主要原因是內地的投資渠道相對較少,投資者容易在「羊群效應」的帶動下,腦子一熱就胡亂投資。如何加強對投資者的風險教育,已經成了擺在監管層面前的嚴峻課題。

投資渠道少 敢試「新產品」

對於近年來興起的各種所謂金融創新產品,內地投資者給人的感覺是勇字當頭,不管風險多高都敢於嘗試,而且動輒「一擲萬金」,以至於被譏諷為是「錢多,人傻」的典型。其實,這也不能全怪內地投資者貪心。除了股市、樓市和若干銀行理財產品之外,內地的投資渠道相對仍較少,中產階層為了避免財富貶值,在「羊群效應」的帶動下,容易腦子發熱作出非理性的決定,甚至變成賭徒。

在筆者看來,要減少這些亂象,當務之急是加強對投資者的教育。這一點可以參考香港的經驗,在2012年,香港證監會成立了投資者教育中心,定期在各大媒體上發表文章,不僅提供金融理財知識,還推行與整個金融界相關的教育,包括銀行、保險、投資、退休計劃以至整體財富管理方面的多種教育工作,幫助投資者妥善管理自己的財富。內地監管層也應該成立類似的機構,提高全民的風險意識。

其次,應該設法繼續拓寬內地的投資渠道,香港在這方面也能發揮重要角色。近年來,兩地陸續落實的滬港通、深港通和債券通,均為內地居民提供了在香港金融市場的投資機會,未來即將推出的ETF通和新股通,也將起到同樣的作用。除此之外,香港下一步的目標,應是爭取成為亞投行的財富管理中心,這也能幫助內地居民通過合法合規的渠道理財,並從中分享到更多商機。■香港文匯報記者 涂若奔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