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兩岸交流三十年】助力台胞尋親 見證兩岸真情

2017-10-05
■范觀瀾■范觀瀾

江蘇泰州首任台胞接待站站長憶當年

「擔任台灣同胞接待站站長的三年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經歷。」今年8月20日,江蘇泰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泰州歷史文化研究所研究員范觀瀾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三十年前接待和幫助前來泰州尋親與重返故里的台灣同胞,見證了海峽兩岸割不斷的血脈親情,這些不僅終生難忘,還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從一名醫務行政官員,轉變為地方歷史文化研究專家和佛學文化研究學者。■文:香港文匯報記者陳旻 泰州報道 / 圖:受訪者供圖

今年65歲的范觀瀾如今是泰州市家喻戶曉的文化名人,為當地最著名的兩大文化旅遊景區--鳳城河景區和秋雪湖景區的策劃創意與建造開發主創之一。

奉命任站長 苦研當地史

1987年,海峽兩岸在隔絕近四十年後,終於開放探親。9月,剛從揚州市委黨校幹部培訓班畢業的范觀瀾,奉命從泰州市人民醫院辦公室副主任調至該市台辦,擔任泰州市首任台灣同胞接待站站長。

范觀瀾說,作為一位專事台灣同胞接待的人員,更需要了解1949年以前本邑歷史文化地理。為此,他去檔案館抄錄1949年以前老泰州的版圖,包括所屬的區、鎮、保、甲等。

當年郵政局裡寄自台灣的許多封無法投遞的尋親信件,經他梳理判斷,一封封找到了收件人。范觀瀾說,每回看到人家失散幾十年後突然得到親人的消息,最終得以團聚,「那種成就感無以言喻。」

不知不覺間,范觀瀾成為海峽兩岸之間的聯絡使者,3年裡,范觀瀾結交了許多海峽彼岸的朋友,有的情誼綿延至今已有三十個年頭,有的還延續至他們的家人及他們的後代。

失散四十載 母子終團聚

憶及30年前,范觀瀾思緒起伏。他說,泰州共有去台人員1,477人,自1987年11月起,第一年回鄉探親的台胞有126批192人。3年間,他接待了來泰州尋親探訪與觀光旅遊的台胞約近千人次。1988年6月15日,曾任國民黨海軍某艦輪機長的台胞謝承業先生隻身回泰州尋找失散四十年的親人。翌日,一早上班的范觀瀾熱情接待了尋親心切的謝先生。

謝承業出生在當時泰州所屬姜堰鎮上的東板橋,在台灣退役後供職於一家遠洋公司,數次海上遇險,又都絕處逢生,曾為海難新聞人物。他告訴范觀瀾,他從最後一封家書得知全家已遷至泰州城上的坡子街。而四十年以後的泰州,已今非昔比。他沿坡子街尋訪多戶人家,無絲毫線索。

根據謝承業提供的父母和兩個妹妹的名字,范觀瀾立即啟動了幫他尋找親人的工作。去公安局查人口居住卡,上坡子街走訪老住戶,在電台滾動播放尋人啟事。范觀瀾撥通了揚州、泰縣兩地台胞接待站電話,請求援助。兩地同事按線索出訪,連夜走街串巷。「謝先生一家在五十年代初就遷至上海居住,老母還健在。」謝承業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隨即直奔上海。

到了家門口,看見謝承業走進門,86歲高齡、已患老年性癡呆的謝老太太突然站了起來,靜默片刻,疑惑地問:「是承業兒嗎?兒呀,你不是死了嗎?我每年都給你燒紙啊!」謝承業一把抓住母親的手,滿臉淚水,「媽媽,我終於回家了」。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