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新華社評論員: 畫出最大同心圓 凝聚奮進正能量

2017-10-15

香港文匯報訊 新華社前日發表的題為《畫出最大同心圓 凝聚奮進正能量--中共十八大以來治國理政啟示之五》評論員文章,指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將之置於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重要位置。

文章說,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同心同德邁向前進,必須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撐。」中華民族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深刻昭示,思想的統一、信仰的支撐、夢想的引領,是改變命運、邁向復興的重要保障。只有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才能匯聚起實現民族復興夢想的磅薄之力。

文章續說,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將之置於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重要位置。習近平總書記就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加強和改善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加強和改進意識形態工作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為新時期進一步強化「兩個鞏固」注入強大思想動力,提供了行動指南。一脈相承的精神賡續,與時俱進的理論創新,旗幟鮮明的主旋律宣傳,富有感召力的價值觀引領,緊扣時代脈搏、順應人民期待,在神州大地激發中國精神昂揚向上的生動景象,開創中國力量激越湧動的蓬勃局面。實踐證明,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搞好,國家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就能順利向前推進。

文章又指出,「欲事立,須是心立。」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經驗和政治優勢。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加強黨對宣傳思想工作、文藝工作、新聞輿論工作、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領導,到完善各級黨委落實意識形態工作的「責任鏈」;從創新工作方式,到加強隊伍建設,意識形態工作在立根鑄魂上下功夫,在凝心聚力上做文章,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打下堅固思想基石,提供重要思想保證。

文章續指出,凝心才能聚力,心齊方可移山。5年來,黨中央高舉馬克思主義精神旗幟,以理想信念教育為重點,以推進理論創新為突破,着力提高意識形態工作的理論說服力、思想感召力、實踐引領力。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立足時代發展,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開創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在全黨深入開展,補鈣壯骨、立根鑄魂,使全黨「四個自信」更加堅定,「四個意識」進一步增強,黨心民心更加凝聚,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勠力同心投身改革發展的偉大實踐。

文章最後說,畫出最大同心圓,凝聚奮進正能量。始終堅持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落實好「兩個鞏固」,需要不斷作出新探索、新回答。以與時俱進的意識形態工作為實現中國夢不斷注入強大思想動力,中華民族必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闊步前行,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