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勞動:香港創作人的工作與日常》
作者:何建宗
出版:中華書局(香港)
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助理教授何建宗數月前出版新書,取名《文藝勞動》。這兩個內容及情境均相去甚遠的概念在此並置,提醒讀者反思香港藝文創作者面臨的處境,以及公眾加諸於藝術家身上的種種偏見。
《文藝勞動--香港創作人的工作與日常》作為中華書局「文化香港」叢書的其中一冊,意在從整體及個體兩個面向討論香港創作群體的現狀,並檢討香港文創產業政策的運作及發展。由於本書並非學術論文結集,故作者只是在「導論」和「結語」中概述香港文創政策之走向與演進,而將大量筆墨用在人物訪談上。他將被訪者歸入文字、音樂、電影及視覺藝術四個類別,每一類別收錄四位藝術家訪問文本,試圖以個案研究(case study)的方式,將一個看似宏大的題目牽引至親切的、貼地的語境中析解。
雖然十六位受訪者的成長背景及工作經歷都不同,但讀罷此書,我們還是可以從中概納出一些本地藝文工作者普遍面對的問題,比如收入不穩定、被迫承擔不同形式的「無薪工作」以及出糧不準時,等等。其實,這些情況並非本地藝術家獨有,其他城市或地區的自由身藝術工作從業者也較難倖免。在我看來,香港藝術家需要格外費力面對並處理的情況,倒不一定是在物質報償等實體層面,而是來自周遭環境的認知與接納。本地畫家石家豪曾經創作一幅名為《如何(向父母)解釋搞藝術未必乞米》的畫作,正是對藝術創作者與普通公眾之間隔膜的某種回應。相較於收入的不穩定或待遇上的被剝削,香港本地藝術創作者更為介意的,應是周遭環境對於他們的不夠悅納及缺乏尊重。
除去藝術圈外公眾對圈內人的偏見(例如,有人覺得藝術家是一份不需要朝九晚五的浪漫工作,還有人覺得一旦你做了藝術這一行,就要作好食不飽、穿不暖的準備),書中受訪者還提到來自藝術世界內部的、不同程度的剝削與不公平待遇。導演麥曦茵提到,當自己在電影行業積累經驗、一步步做到中層管理的位置後,她卻迫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無法為新入行的年輕電影人提供公平、適宜的待遇,這與她十數年前入行時面對的景象並無二致。感到無力的,不單是那些努力躋身行內、努力尋找機會的新人,還有在行內工作了若干年頭、看似掌握了一些話語權卻仍然被一些莫名其妙的行內規矩而操控的中生代藝術家。
本書讓我印象深刻的其中一個部分,在於這些藝術家訪談的基調相對中和平正。沒有任何一位被訪者是希望透過抱怨或批評周遭環境或政府政策而博取大眾的同情與體諒。因應書名,文藝勞動與其他任何一種勞動形式一樣,都要付出大量的時間與精力,需要考慮收入與產出的平衡,無法單單靠夢想或烏托邦式的迷夢支撐。書中被訪藝術家幾乎全都對這一行業的艱苦與起伏有清楚的認知(例如,音樂人馮穎琪提到,沒有人必須為你的夢想買單),故而,書中所錄心得與經驗,對於正在進入或向望進入藝文領域的新生代創作人,亦是合宜的提醒與勸說。
在學者身份以外,本書作者亦是本地藝文領域的積極參與者。因此,他對於文創工作者的遭遇每每有距離更近且更深入且長久的觀察。如欲改變現狀,固然需要政府在硬件設施及政策層面的進一步完善,亦需要藝術從業者本身做事方法及觀念的適時調整。理想與現實之間從來都沒有巨壑,關鍵在於身處其中的不同群落及個體能夠相互理解、有效溝通。■文:李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