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華峰擁7件紅衫背心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一個極具標誌性的交易大堂昨日完成歷史任務,正式「退役」。昨日參與大堂「最後Party」的出市代表,有不少熟悉的「老面孔」,金融界立法會議員張華峰擁有7件紅衫背心,他自己也是經典的「紅衫仔」代表,在1986年至1988年他在交易大廳工作過。他指這個大堂見證着本港經濟多次的興衰、牽動無數股民的心情,成為紅衫仔也是當年很多人的夢想,大堂退役的確令他感到依依不捨。不過,隨着時代變遷,香港也要發展金融科技,不但着眼於香港,更要拓展到「一帶一路」沿線城市,朝着國際化進一步發展。
蔡陳葆心:捐金銀會橙色背心
縱橫股壇數十年,曾任聯交所副主席的中潤證券主席蔡陳葆心,亦慨歎失去一個值得紀念的地方。對於交易大堂將來會把一部分地方改建成博物館,她表示會將部分珍藏多年的物品,包括金銀會時代的橙色出市背心,捐給博物館展覽。
原來四會時代的金銀會,初時的背心是橙色的,並且需要在背後「綁帶」。在73年股災後,很多行家都說這件「綁帶」背心不好意頭,有被「綁住」的寓意,所以金銀會後來就改為青綠色的背心。
股壇老行尊張天生昨日也在現場,他透露原本也擁有兩件金銀會年代的「背心」,一件紅色、一件綠色,可惜在早年已丟掉,令他覺得相當遺憾。
歐寶材:盼再創傳奇集體回憶
從事證券業數十年的凱敏證券主席歐寶材昨日感性地說,他們這一代的經紀很幸運,能有一個集體回憶可以時刻去懷念,每當大家行家圍在一起時,總有說不盡的「當年」。交易大堂既見證着本港證券業的興旺,也為一眾經紀的回憶,提供了最美好的場景。雖然紅衫仔從此在「缸湖」消失,但他並沒感到特別的不捨,認為時代就是要不斷地向前,港股一定會愈來愈來好,創造下一個傳奇的集體回憶。
■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