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 > 正文

兩企傳試點H股全流通

2017-11-02
■自建設銀行後,過去12年來再無H股全流通案例。 資料圖片■自建設銀行後,過去12年來再無H股全流通案例。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國企股改革步伐或再邁出一步,H股全流通近期或擴大試點。財新網引述不具名知情人士稱,國務院準備批准兩家H股上市公司進行H股全流通試點。

報道指,目前各家機構都在爭取,日前剛剛掛牌的眾安在綫(6060.HK)也是其中努力爭取的一家。據指,該公司的內資股東將承諾,一旦減持將會全部結匯,不會發生外匯留在境外的情況。眾安在線9月28日在香港上市,包括「三馬」股東在內的內資股目前佔眾安在線的總比重為69.45%。

眾安在綫傳努力爭取

H股是指註冊地在內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資股。對應這類上市公司的內資股,無法在香港市場流通,造成人為的股權分置。自2005年10月建設銀行(0939.HK)以H股全流通的方式在香港上市外,12年來再無H股全流通案例。報道引述知情者這樣形容當年的情況:「那時是證監會打了個盹,就放了建行H股全流通。」此後雖幾次有推動H股全流通的計劃,但都因為種種原因而卡殼。

中證監態度謹慎

對於H股全流通問題,香港聯交所的態度一直是時刻等待擁抱着的,無奈中國證監會對H股「全流通」態度謹慎,相關部門對財新記者的詢問也一直表示沒有新進展要公佈。

對於相關消息,彭博通訊引述凱基證券駐上海策略師陳浩表示,全面流通將成為國有投資者減少控制甚至完全退出部分行業的機制的一部分。全流通意味着國有投資者的股票可獲准在市場上交易,由於供應量的增加,可能令股價承壓。

他認為,有關部門可能會選擇對經濟影響不大的行業、或者是關鍵行業管理狀況不佳的公司進行試點。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