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應該成為青年就業創業的樂土,成為大家更廣闊的舞台,成為我們的共同家園。」中聯辦主任王志民昨日在2017博鰲亞洲青年論壇(香港)上作主題演講,指只要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香港同胞尤其是廣大青年人完全可以在粵港澳大灣區這個新的更大的共同家園中生活、發展,成家、立業,創業、創新,在這個新的更大的共同家園中享受國家發展帶來的巨大紅利。
籲港青積極覓發展機遇
王志民主任的講話,博得現場與會人士的陣陣掌聲。他們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均認為,王志民主任的講話向青年人指明了發展的方向,由於香港擁有「一國兩制」的優勢,粵港澳大灣區較其他灣區更為國際化,具有發展潛力,建議香港的青年人不應拘泥於地理限制,應該積極到大灣區去尋找發展機遇。
菁英會榮譽主席盧金榮表示,作為青年人應多多了解祖國,因為「中國在世界的地位愈來愈高,也愈來愈強」,亦應思考香港的未來應該如何發展,尤其是在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戰略中,香港應該扮演何種角色。他建議青年人要到大灣區多多尋找機遇,「機會已經存在,香港該如何融入發展,都是要靠自己。」
Mango Studio創辦人與執行董事楊淼表示,王志民主任的講話令他感受到香港擁有「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在這個優勢下,粵港澳大灣區較其他灣區更為國際化,具有發展潛力。他強調,「青年人不應拘泥於地理(留在香港發展)」,又笑稱隨着交通的發達,「新界人北上深圳比搭車出中環仲快」。以他本人為例,從2012年起,就北上發展事業,期望未來的事業可以發展得更好,持續錄得盈利。
建議打造智慧大灣區
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洪為民表示,香港欠缺創新經濟發展的硬件,亦缺乏政策吸引外地科技巨頭落戶,而內地經濟有很多發展機會,透過粵港澳大灣區的推進,實行產業分工,可以給香港帶來更多機遇。他建議青年人更多了解大灣區,相信只要跟隨國家的各項政策,就能推動香港的創科發展。
不少港商還為大灣區的發展出謀獻策。家國智庫理事長葉偉春表示,習近平在2013年12月曾指示要「讓居民看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令他印象深刻,再結合十九大報告及王志民主任昨日的最新講話,他認為在大灣區的開發過程中,「很有歷史文化的古建築、古文物、古樹等,盡量要保留,讓它有歷史沉澱感,就是要打造這些人文東西。」
葉偉春又建議要打造智慧的大灣區,包括智慧的香港,智慧的泛珠三角地區,同時引進先進的綠色低碳理念,「整個區的發展不能再有污染,將來產生的食品也都是安全的,這需要企業家、各地區政府的合作。」
對於十九大報告中把「一國兩制」提升到治國理政方略的層次,洪為民亦感到十分鼓舞,指「一國兩制」的成功落實,令香港得以繼續保持國際大都會的特色。香港可發揮橋樑和中介作用,可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內地企業可利用香港為跳板與試點,擴大事業版圖。 ■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翠媚、岑健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