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8周年,促進香港文學繁榮發展,密切與作家之間的聯繫,香港作家聯會(作聯)日前於海關高級會所大廳舉行晚宴,並邀請恒生管理學院校長何順文擔任主講嘉賓,題目是「人文素養與人文教育」,帶來一席精神的盛宴。
晚宴出席嘉賓有中聯辦宣傳文體部副部長朱挺、國際創價學會副會長李剛壽、出版部書籍部門主任曾綺薇、美國拉斯維加斯作家協會會長尹浩鏐及其夫人、嶺南大學翻譯系教授桂清揚、香港能仁書院副校長單周堯、香港漢學院田田、樹仁大學講師薛興國,而作聯會長潘耀明、執行會長陶然等亦悉數出席。
何順文本是會計與財務學博士、商學院大學教授,但成為恒生管理學院校長後,卻大力推動「博雅教育」,着重培訓學生的人文素養。他解釋:「今天香港社會多紛爭,其實是香港太側重科技和經濟所致。政府大力推動STEM,學生都選修電腦學、金融學,覺得人文知識不實用,但人文素養正可使社會政通人和。其實商業管理學也應該由人的角度出發,實行博雅式管理。人文素養不等於人文知識,無論唸什麼專業都需要人文素養。它講求的是對人深層的關懷,對真善美的追求,忠於自我價值觀,肩負社會責任,這樣才能過上幸福美滿的人生。」
何順文詳細剖析人文學的「威力」:「真理和人生智慧是不能靠做實驗、收集數據就能獲取,人文學正是教導學生要抱懷疑精神,而文化藝術也能昇華人的情感。莫言就說過,文學把人類追逐名利的權慾作深刻批判,歌頌有節氣尊嚴的普通百姓,有拯救人類的責任。傳統經濟學將人視為抽象理性動物,但忽略了人物個性細節。」他又認為人文學科很「實用」,父母不用擔心孩子會找不到工作。「成功的科網巨企CEO都是人文學科出生,如阿里巴巴的馬雲唸英文、YouTube的Susan Wojcicki唸歷史、Airbnb的Brian Chesky唸藝術。美國也有研究指出人文學科畢業生雖然早年收入較低,但到了55歲收入高峰期就沒有差異。希望香港可以放下功利主義,重塑人文素養。」
作聯會長潘耀明認為何順文校長的見解很有啟發性:「人文素養一直在社會發揮無形作用,就如我們很難想像一個沒有安徒生的丹麥。可惜特區政府一直對文學都不甚重視,投放很少資源,作聯的資源大部分都是來自民間,希望特區政府未來會重新重視文學。」
文、攝:陳添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