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打工仔組義工隊 尋流浪者助回家

2017-11-26

深入下水道搜索 年逾400家庭團聚

珠三角地區活躍着500多位「讓愛回家」的義工,他們利用業餘時間,自掏腰包,尋訪流浪者,幫助他們回家和家人團聚。過去一年來,「讓愛回家」僅在深圳和東莞就已幫助400多名流浪者與家人團聚,其中包括流落深圳、東莞街頭十多年的港人辛女士和港商陳志健。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昌鴻 深圳報道

「讓愛回家」的義工大多是普通的打工仔,平均收入三五千元(人民幣,下同),他們從自己微薄的收入中拿錢幫助流浪人員,給他們買吃的和車票。該組織成立僅僅一年,在全國已有數千義工,得到上萬愛心人士支持。

親人離別悲痛 啟發助人團圓

談起成立「讓愛回家」組織的初衷,創辦人張世偉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老家安徽阜陽的他2007年弟弟患癌去世,媽媽天天悲傷痛哭,經常跑到弟弟墳前哀泣 ,令他深刻感受到親人離別的悲痛。當他來東莞打工,看到街頭許多露宿者沒有吃沒有住,有的精神出了問題,心想他們的家人可能正焦急地尋找着,只是怎樣也無法聯絡得上。

自掏腰包送飯 協助聯繫親友

張世偉在塘廈一電子廠從事業務外派,工作時間比較自由。他利用空餘時間走街串巷,尋訪流浪人員,主動與他們交談,給他們買水、買飯盒,並設法聯繫他們的家人,已經幫助了許多家人團聚。

他的舉動得到許多朋友和愛心人士支持,紛紛建議他成立慈善組織,幫助更多流浪人員。於是,去年3月他與一群朋友建立微信群和QQ群,去年8月正式成立「讓愛回家」慈善組織,並向珠三角及全國發展。

愛心感染他人 深莞義工數百

目前,「讓愛回家」在深圳有300位義工,加上東莞的共約500人。他們都是主動奉獻愛心,自發組成團隊,利用上班空隙和周末休息時間,自掏腰包買水、飯盒,甚至買火車票,幫助流浪人員回家,奉行「我助人我快樂」的理念。

負責深圳寶安片區的易雲雄來自湖南邵陽,他5歲時在湖南老家坐車去外婆家卻走丟了,一個好心人收養了他幾天,並將他送回父母身邊。因此,他父母時常教導他長大要做好人回饋社會,去年8月「讓愛回家」成立,他便第一時間加入。

易雲雄在寶安沙井一餐館從事餐飲服務工作,月薪約4,000至5,000元,自己每個月大概拿出300至800元資助流浪人員。他和團隊成員數十人走遍各個角落,還曾進入南山一下水道尋找流浪人員。一年來,僅他自己就參與尋訪和幫助68位流浪人員與家人團聚。

助兩港人回家 義舉感動兩地

今年4月中旬,義工曾志在寶安沙井一個橋洞下發現流浪深圳11年的港人辛女士,她每天守着幾個垃圾桶度日,身上一直穿的是十年前的一套衣服。在工聯會深圳中心的支持和幫助下,辛女士終於邁上回家路,一家人對「讓愛回家」感激不盡。

而流落東莞10年的港商陳志健也是在「讓愛回家」的幫助下,今年8月初回到香港的。張世偉最初發現陳志健時,他不願意與人交流,經常從垃圾桶翻找食物。通過多次接觸,才得知他流浪已十年,張世偉給他買快餐,做初步體檢,然後通過香港駐粵辦、工聯會深圳中心核實身份,最後將他送回香港的家中。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