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昨日紀:書法家陳啟智

2018-01-01

陶然

天津著名書法家陳啟智,是我大學同班同學。那時,從全國各地考入北京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我們班的學生,共四十八位,其中從北京考上的,連我在內,有十位。

啟智是其中一位頗為接近的,記得那時我們上圖書館晚自習,路途中他常常背誦魯迅小說中的句子,如「跨步格外高遠」,還有魯迅《阿Q正傳》裡王鬍與小D的故事。他還十分欣賞教現代文學的張恩和老師在講析魯迅的《傷逝》時,把幾種說法擺出來,然後講出自己的看法。

記得我走訪過他家。到了文革初期,因為他父親曾被打成右派,受到牽連,被視為「狗仔子」,就差點沒被公開批判了。可能因為這樣,他一直保持低調,但並不消沉。那時,大字報盛行,啟功教授也被分配抄寫學生們的文字。他在冬夜裡,每當夜深人靜,北風呼呼吹,大字報區寂靜無人,便悄悄地溜去,偷偷撕下啟功的手跡,揣在懷裡,帶回家去臨摹。後來被啟功發現了,覺得這樣做很危險,可能又覺得孺子可教,於是叫他晚上到家裡,親自教他。

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機緣,他成了書法大家啟功的入室弟子。那回,二零零零年,北師大出版社出版同學曹惠民主編的《閱讀陶然》,便請他題寫書名。

出版後,在北京見到徐坤,她見到書,便脫口而出,這不是啟老的字嗎?可見他的書法幾可亂真。可是,啟智的字,雖是啟功體,但又有創新,自成一體。在天津商場,有許多以他的字作為招牌。其實,那次畢業分配,方案是面向農村,面向邊疆,面向基層。啟智給分到河北小鎮,已經就近北京,算是照顧了。他有書法一技之長,又得到恩師啟功關照,不久就設法調到天津去,從此,他由北京人的身份搖身一變,變成天津人了,而且是天津的著名書法家,是命運機緣巧合?是自身努力加上不低頭,還有外因的協助?我想都有吧。

那次,我去天津,和在天津工作的大學同學王國光、于全林相聚,去吃狗不理包子,一坐下,啟智便豪氣地說,這一餐誰也不用跟我爭,我來!原來他剛拿了一筆不少的招牌潤筆費。那回,國光和全林陪我去看從北京過來的相聲。久違了這節目,以前在北京上學時,喜歡看侯寶林、馬季的演出,這次雖然不是他們了,也不再是以前的一身長袍馬褂了,但那節目,剎那間還是讓我回到從前了。而年齡在同班同學中最小之一的于全林,竟在前年辭世,讓人悲痛感到世間變化無常。

2015年10月,我上北京探訪楊絳先生,啟智知道了,便特地趕到我住的酒店去會我,並且同住一晚。難得有這樣的機會,我們連床夜話,他說了許多知心話。講真多少同學少年時沒有透露的心事,此刻便翻江倒海似地傾瀉而來。我讀到的是,青春無價。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