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專題 > 正文

中國形象好感度穩中有升

2018-01-06
■受訪者對中國在科技領域參與全球治理的表現尤為認可。去年9月,「復興號」以350公里時速正式運營,標誌中國成為世界高鐵商業運營速度最高的國家。資料圖片■受訪者對中國在科技領域參與全球治理的表現尤為認可。去年9月,「復興號」以350公里時速正式運營,標誌中國成為世界高鐵商業運營速度最高的國家。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帥 北京報道)中國外文局昨日在京發佈的第5次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2016-2017)顯示,中國國家整體印象得6.22分,延續了近年來小幅增長的勢頭,中國整體形象好感度穩中有升。此外,中國對全球治理的貢獻和國內治理的表現得分分別為6.5和6.2分,顯示出中國的國際貢獻得到更多認可。

此次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由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研究中心與全球調研機構凱度華通明略、Lightspeed合作開展。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對國際事務的影響力在所有國家中位居第二,僅次於美國,海外受訪者對中國在科技和經濟領域參與全球治理的表現尤為認可。而與2015年相比,對中國形象打分漲幅最大的是三個發達國家--意大利(上升0.5分)、加拿大(上升0.4分)、英國(上升0.4分),不過,相比而言,發展中國家對中國的印象總體還是要好於發達國家。

未來發展贏海外信心

海外受訪者普遍看好中國未來發展,他們認為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全球影響力將會持續增強,中國將引領新一輪全球化,為全球治理作出更多貢獻。統計顯示,預期中國即將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的海外受訪者比例從2013年的17%到2016-2017年的33%,呈逐年加速增長趨勢,中國未來經濟發展形勢贏得國際信心。與此同時,也有36%的海外受訪者關注中國面臨的貧富分化、環境污染等問題與挑戰。

值得一提的是,到去年,「帶路」倡議的認知比例已從2014年的6%增至18%,在印尼、印度等沿線國家的認知度更是達到40%以上。受訪者普遍認為「帶路」倡議對個人、國家、地區和全球經濟以及全球治理都具有積極意義。

談及中國文化代表元素,受訪者則首選了中餐(52%),其次是中醫藥(47%)和武術(44%)。近八成海外受訪者表示接觸過中餐,嘗試過中餐的人群中,72%的受訪者給出了好評,可見中餐深受歡迎。此外,三成海外受訪者接觸過中醫藥文化,並有64%的受訪者給出了好評。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