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青年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最具創造力、最活躍的力量,但由於在享受國民待遇上仍有不少欠缺,導致港澳青年融入大灣區建設存在一定障礙。廣東省政協委員、共青團廣東省委副書記、省青聯主席張志華(小圖)建議,可從探索推出「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卡」、拓寬港澳青年接受優質教育的渠道、降低創業投資門檻、提供就業便利舉措等四方面,破除港青「次國民待遇」。
六成港青稱居住就業有限制
張志華在《關於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共同家園,提升港澳青年國家認同》的提案中指出,目前,港澳人士在內地生活、升學、就業、創業等方面存在「次國民待遇」,導致很多港澳青年來粵發展時會感受到明顯的「不適感」和「孤獨感」。據廣東團省委、省青聯調查發現,超過60%受訪港澳青年認為在內地居住手續辦理過於繁瑣,許多企業因此對他們放棄聘用。在讀香港青年受訪者認為,保障來粵就業的香港青年社會福利(53.8%)、為香港青年提供實習見習崗位(51.3%)、為符合條件的香港青年提供公租房(41%)是最具迫切需求的優惠政策。
四方面助港青生活就業創業
張志華從四方面提出建議,破除港人「次國民待遇」問題。在生活便利方面,建議向不在廣東省定居的港澳青年發放「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卡」,該卡具備身份證明、金融、公交、工商登記、醫保社保等功能,便利港澳青年在內地的教育、工作和生活。在教育方面,建議大灣區參考深圳做法,讓港澳學生可和非當地戶籍學生一樣申請參加積分入學,享受當地中小學義務教育。在創業方面,建議進一步降低門檻。在就業方面,可提供更多便利,如減少港澳青年在內地就業登記手續。探索在大灣區新設立政府部門及機構,或原有不對港澳人士開放的職業和崗位,聘請港澳青年,拓寬港澳青年就業渠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