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多媒體藝術因為水平混雜一直引人詬病,相比起在傳統國畫及傳統西畫領域名家大師人才輩出,在這一領域也較少名氣突出的本地藝術家。
從外國成功的例子,我們不難剖析背後的原因。日本的teamLab有幾百名員工,除了基地日本外,還散佈在新加坡、上海等地。計算人力成本及新科技器材的成本,一件多媒體藝術動輒花費數十萬。以幾個月前他們在深圳的展覽,入場費就索價200多元人民幣。不過,基於他們的實力及名氣,展覽依然大排長龍,一票難求。當然,teamLab每一個展館也有它的訊息和思想深度、有清晰的主題,不能只用「好看」、「好美」來概括。除此之外,內地裝置藝術也很先進,最基本北京的798整個區域都是裝置藝術。
相比之下,很難想像香港這個地方會有像798的地場,或者藝術家有幾十萬資源去創造一件上乘多媒體藝術品。其一是香港的藝術市場一直曲高和寡,主要圍繞海外藏家運作,根本不是普羅大眾能進入。雖說香港已成為全球第三大藝術拍賣市場,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的本地畫廊通常不超過一成,藝術市場再蓬勃,本地藝術發展也未必能受惠。而多媒體藝術由於應用到最新科技,往往具先鋒及前衛性質,而在創作概念上多媒體藝術因利用到錄像、電視等大眾及消費文化,也有很強的時效性和具有廣泛的在地公共性,所以不能只是放在畫廊等外國買家購買,而需要像teamLab這樣透過公開展覽向普羅大眾收費維持收益。
場地不足技術滯後
但香港本地市場本來就細,加上香港本地藝術發展滯後,藝術市場都是藏家的玩意,普羅觀眾普遍對藝術認識不深、接觸稀少,本來就不像外國人般閒時會逛畫廊,又怎會無端白事花費數十、甚至數百元進場去支持一些多媒體藝術家呢?但普羅大眾正正是具公眾性及時效性的多媒體藝術本該針對的目標觀眾。結果,有實力的畫家很多都寧可投身平面畫創作,至少較有機會進入傳統畫廊靠上層的海內外收藏家養活、賣價較穩定。
另外就是場地問題。優秀的多媒體藝術作品往往極大型,利用到四面八方、上下左右的空間。香港一個彈丸之地,土地寸金尺土,藝術家只有幾百呎的工作室根本容不下大型的多媒體作品。展出場地同樣選擇不多,現在會展也不接受新租戶,體積大型的多媒體藝術想尋找合適的展場就難上加難。其中一個出路是在商場展出。不過商場是商業性質很重的項目,所以藝術家的創作自由度往往受到限制。因此,優秀的多媒體藝術展的感受和體驗不是商場展出能媲美。
最後是技術水平不足的問題。像Eric這種具技術水平的團隊本來在市場上就比較少。而且這種團隊很多也像Eric一樣未必專注於較純粹的藝術創作。無可否認,多媒體藝術其中一大賣點就是利用了嶄新的科技。假若技術水平不足,很難吸引到抱獵奇心態的觀眾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