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經濟 > 正文

【兩會財經】張連起獻策 治內地金融亂象

2018-03-12
■張連起認為,穩步「去槓桿」成為內地防控金融攻堅戰的重中之重。受訪者供圖■張連起認為,穩步「去槓桿」成為內地防控金融攻堅戰的重中之重。受訪者供圖

倡穿透式監管影子銀行 對債務失職官員終身追責

當前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M2)與GDP的比例超過200%,與日本的水平大體相當,為美國91%的兩倍。但從利率水平看,中國貨幣環境更為寬鬆,資金成本反而更高,表明金融體制存在嚴重的扭曲。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家張連起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他已針對此上交提案提出三條針對性對策,包括政府在去槓桿要做好政策協同,在穩健的基礎上逐步推進去槓桿。他並提出兩個瞄準:一是要瞄準影子銀行實施穿透式監管,補齊監管短板;二是瞄準地方隱形債務,倒查責任,終身追責。■香港文匯報記者 凱雷、張帥 兩會報道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標本兼治,有效消除風險隱患。健全對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監管;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張連起就此指出,中國金融風險的主要來源是宏觀槓桿率上升過快,而防控金融風險的重點就在去槓桿。「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守住系統性風險不發生的底線,基本上是2018年、甚至於未來幾年中國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穩步『去槓桿』成為我國防控金融攻堅戰的重中之重。」

資金成本高 體制存嚴重扭曲

對當下金融亂象張連起相當憂心。他指出,當下名目繁多的特色衍生品--同業、通道、嵌套、資金池、融資性的萬能險、P2P、非標、現金貸等相互疊加,不斷抬高資金成本,加劇了實體經濟困難,而風險傳染的渠道極不透明。從利率水平看,2017年我國1個月的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平均水平為4.09%,同期日本的可比利率水平為-0.01%,美國為1.1%,我國資金成本之高表明金融體制存在嚴重扭曲。

須將影子銀行納入政策框架

金融亂象如何才能得到有效治理,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如何真正夯實堅守?各方意見眾說紛紜。作為著名經濟學家,他提出,在穩步去槓桿的前提下,要做兩個瞄準:「第一要瞄準影子銀行實施穿透式監管,補齊監管短板,治理金融亂象。第二,瞄準地方隱形債務,要對失職的地方官員倒查責任,終身追責,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他進一步解釋指出,要將影子銀行納入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將同業存單、綠色信貸業績考核納入央行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PA)考核,優化跨境資本流動宏觀審慎政策,對資本流動進行逆周期調節;降低不同性質金融機構之間的資金連帶關係,真正做到「系統性」風險隔離;嚴格要求影子銀行內部建立風險防控機制。

倡禁以PPP形式變相舉債融資

針對地方隱形債務的擴張,張連起認為,應從倒查責任角度提出要對失職的官員進行終身追責,以此方能堅守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包括規範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發行債券融資,嚴禁採用PPP模式違法違規或變相舉債融資;建立健全責任主體信用記錄,並加大事中事後監管力度。同時,要樹立針對地方性政府債務失職官員進行「終身追責」的案例,以儆效尤,強化震懾警示作用。

司法介入 重拳打擊金融大鱷

談到治理金融亂象,張連起說,「官官商商混淆不清,權權錢錢相互縈繞」,這曾經是金融領域出現的怪誕現象。2015年的中國股災(又稱「股市異常波動」)讓人們看到了資本大鱷的任性與貪婪。一些權貴和大鱷們聯手,與境外資金配合,瞬間讓內地資本市場幾乎崩盤。絕不能放任其綁架中國經濟的未來,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的任務不僅要針對技術,更要針對人,因此,必須重拳打擊「金融大鱷」,讓司法及時介入嚴懲不怠。

張連起的兩個瞄準

一、對影子銀行進行穿透式監管

■將影子銀行納入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將同業存單、綠色信貸業績考核納入央行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PA)考核

■降低不同性質金融機構之間的資金連帶關係

■提高市場信息透明度

■嚴格要求影子銀行內部建立風險防控機制,為穿透式監管提供必要條件

■司法及時介入,重拳打擊各種金融亂象

二、瞄準地方隱形債務

■規範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發行債券融資,嚴禁採用PPP模式違法違規或變相舉債融資

■實施PPP項目「黑名單」制度

■利用各種創新方式,加強對債券資金使用情況和項目後續建設運營情況的督促檢查

■有效引導資本市場資金投向實體經濟企業和科技創新型企業

■對地方性政府債務失職官員進行「終身追責」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