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經濟 > 正文

去槓桿要做好政策協同 穩步推進

2018-03-12

張連起指出,中國金融風險的形成有特定的國際背景,其應對也與外部市場變化密切相關。在去槓桿和防風險過程中堅持改革開放可提高中國的競爭力和韌性,整體而言是增強了中國經濟和金融抗風險能力,但是改革和開放進程要穩妥推進,以防外部環境的變化對國內的金融穩定帶來衝擊。

須有穩健基礎 應對連鎖影響

由此,他提出第一項對策就強調「避免急躁情緒」,在金融回歸實體、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的過程中,不能「畢其功於一役」,金融去槓桿要慎之又慎。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首先要做到,去槓桿要做好政策協同,避免急躁情緒,在穩健的基礎上逐步推進去槓桿。

「如果說金融加槓桿是對債權債務關係的創造,而金融去槓桿則是主動消滅特定債權債務關係,極易受到債務風險干擾,容易引發連鎖反應,應當進行充分的影響評估,要靈活應對,做好政策對沖。讓市場形成比較穩定的預期,不發生情緒的大幅波動。」他說。

防監管壓力疊加 引發新風險

張連起專門提到金融穩定委員會協調與協同的作用。他提醒金融監管當局,應當注意,股市、債市、期市、匯市等市場之間具有關聯性,一個市場的波動同時也會影響另一個市場,一個領域出台的監管政策也會對其他領域造成影響,一個市場大幅波動的風險也會傳導到其他市場,甚至會醞釀潛在的系統性風險。當前,中國金融市場中部分交叉性金融產品跨市場,風險隱藏於各個環節,這就要求金融穩定委員會協調各個金融監管部門充分做好政策協同,在各部門出台監管措施時,協調好力度和時機,防止短期監管壓力疊加過大,因處置風險而發生風險。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