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生活語絲】天天過節

2018-06-18

吳康民

我在兒童的時候,有一個四月四日的兒童節。解放後,說四月四日是國民黨定的兒童節,於是改為六月一日兒童節。近年來,六一兒童節也已「淡化」,左派、右派,都不談兒童節了,難道兒童已不值得關心和照顧?

兒童是未來的主人,有一個兒童節,提醒社會上關心兒童,本來是應該的。也許有人說,兒童已經在社會上得到足夠的關心,不必再設一個兒童節來倡導關心兒童了。

在發達社會,應該說,兒童已經獲得必要的照顧,況且社會上提倡節育,兒童都是「寶貝」,虐待兒童的事例甚少。只是在落後的地區,如非洲、拉丁美洲等地,才有兒童挨打受餓的事兒發生。愛護兒童,應該仍然是值得提倡的口號。

每每在報刊上看到救助兒童的呼籲和圖片,難免產生惻隱之心。我們都是曾經歷童年的時代,所幸生長在一個幸福的家庭之中,沒受寒挨餓,我也曾經在遊覽非洲的時候,看到不少貧困的少年兒童。但是光靠救濟,並非治本之道,問題在於發展經濟,改善人民生活才是正途。

社會上不僅有兒童節,還有婦女節,大概認為兒童和婦女都是弱勢群體,需要有一個節日來提起社會上的重視和關心。不過,實際上這些節日,只不過是商人們 推 銷 婦女、兒童商品的藉 口,其商業 性質往往超過其他。

現在社會上年老化,由於壽命的延長,是不是要設立老人節呢?大概不久的將來,老人節便會設立了。不過老人沒有收入,大概消費能力不強,但是子女孝順父母,為老人節買點禮物送給雙親,這個節日也應該有點生意經吧。

總之,什麼節日的名堂,都帶有若干商業性質,既然有兒童節、婦女節,再來個老人節或者雙親節等等名堂,在可見的將來都會有人主張設立的。也許不久,天天都有節日,令人應接不暇,購買禮物的絡繹於途,商人們笑逐顏開。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