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州白雲機場建設明顯提速,一系列數據指標亮點紛呈。一時,有關穗港機場「雙雄爭霸」、白雲機場搶佔香港機場市場等聲音甚囂塵上。然而,這兩年,香港機場的各項運營指標不僅沒有下降,反而快速增長。佔據利潤大頭的貨郵運輸,香港機場上半年的數據增長更是迅猛,增速甚至明顯高於白雲機場。2017年,香港機場貨郵量超過500萬噸,遠超白雲機場的175萬噸。基數大,增長反而更快,說明香港機場的市場潛力依然巨大。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背景下,雙方共贏局面料得到進一步體現。隨着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城軌以及高速路的建設和通車,機場之間的通達水平進一步提高,旅客在機場之間中轉更為便捷。
數據顯示,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五大機場(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的總體旅客吞吐量超過2億人次,貨郵吞吐量近800萬噸,運輸規模已經超過紐約、倫敦、東京等世界級機場群,位於全球灣區機場群之首。隨着廣州白雲機場基礎設施完善和口岸服務功能的進一步提升和完善,2025年起旅客量將達到1億人次。而香港機場第三跑道2024年竣工,旅客容量亦將達到1億人次,屆時,在穗港機場「兩億齊飛」的帶動下,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必將極大影響國際航空市場格局。■香港文匯報記者 敖敏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