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押傳聞嚇散 滬指較年初高位瀉20% 已進熊市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章蘿蘭 上海報道) A股近期疲弱不振,股票質押風險被指是造成跌市的一大禍首,驚動了內地監管層漏夜救市。上海證交所、深圳交易所、中國證券業協會和中國銀行業協會四大部門昨日凌晨集體發聲,強調股票質押風險總體可控,對市場短期衝擊有限。不過,昨日滬綜指收市依然下挫0.52%,報2,844點,上證綜指由今年1月份的高位下跌20.1%,技術上進入熊市。
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A股3,526家上市公司中,有3,453家進行股票質押,佔比97.96%。更有券商稱,截至6月19日收盤,當前A股正常交易的公司中,有619家的股價接近預警線,其中564家跌破預警線。股價接近平倉線的公司共425家,其中353家跌破平倉線。不少分析認為,近期市場對股票質押風險擔憂迅速升級,高比例股票質押是多輪個股「閃崩潮」的罪魁禍首。因「炸彈」隨時可能引爆,是導致近期A股市場一蹶不振的「元兇」。
目前低於平倉線股票市值佔比微
不過,根據上交所、深交所、中國證券業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公佈的數據,股票質押風險未如傳聞中恐怖。四大部門的公告披露,目前低於平倉線的股票市值僅佔總市值1%,其中滬市佔比不到0.2%,深市佔比不到2%。兩市股票質押市值加權平均履約保障比例維持在200%。
上交所:日均違約處置僅1900萬
上交所表示,當前滬市股票質押總市值佔滬市總市值的3%,上周上交所股票質押融資實際日均違約處置約1,900萬元(人民幣,下同),未見顯著變化,從股票質押交易定位、風險防範機制和實際情況看,違約處置對二級市場影響非常有限。
上周還有外媒報道指,中國監管部門已對券商進行窗口指導,要求大額股票質押需經監管部門同意方能賣出,不允許強行平倉,此舉意在維護市場穩定。但據上交所的解釋,從出資方的風險防範機制來看,對於因股價下跌導致擔保不足的合約,資金融出方通常不會立即要求平倉,而是與融入方協商,通過部分提前購回、延期購回、補充標的證券或者其他質押物等多種方式進行處理。
對於最終確需處置的交易,證券公司也不會簡單通過二級市場「一平了之」,更傾向於尋找有意整體承接股權的主體,通過協議轉讓達成交易。對5%以上股東、董監高、特定股東的違約處置,仍需遵守上市公司股份減持規定中關於減持時間、比例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要求。截至目前,滬市尚未發生由於二級市場平倉賣出,導致上市公司控制權非正常轉移的情況。
救市成效未顯 滬指跌勢仍未止
監管層漏夜救市,但成效似乎不大,昨日滬深兩市漲跌互現,滬綜指報2,844點,跌14點或0.52%;深成指報9,339點,漲14點或0.16%;創業板指反彈力度最大,升26點或1.71%,報1,564點。兩市共成交3,258億元。
盤面上,多數行業板塊收紅,軟件服務、航天航空板塊漲超3%,電子信息、通訊、安防設備、電子元件等升幅超2%。貴金屬、鋼鐵、民航機場、煤炭、銀行、房地產等板塊則領跌兩市。
創業板指走勢強勁,或與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推出的《關於進一步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意見》相關。《意見》從貨幣政策、監管考核、內部管理、財稅激勵、優化環境等方面提出23條具體措施,督促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