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1呎戶「由頭執到腳」 變出大空間
住得越細,就越要善用空間。今期《置業安居》帶讀者來到西營盤一幢逾40年樓齡的單幢樓,一個面積僅約381方呎單位,戶主將大部分間隔牆都拆掉並重劃空間,藉着玻璃趟門擴闊空間感,還塑造了大量儲物空間,巧妙地隱藏在牆身及升高地台,善用斗室內的每吋空間,並兼顧溫和工業風設計,配以一屋智能電子家電,反映出戶主對現代化型格生活的追求。■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蘇洪鏘 圖:莫雪芝
是次介紹的單位,位於西營盤恒裕大廈中層一個兩房戶,戶主是一對年輕夫婦。AT Home Design設計師Kodi介紹,單位走溫和工業風路線,採用不少暗啞色元素及觀感粗糙的材料,包括原木色地板磚、水泥色牆身、反差色調的訂造櫃等。由於大廳原來的天花板橫樑外露,Kodi特意加設一個燈槽加以修飾,從而營造層次感;而天花板亦裝有多組新型燈膽,可透過手機軟件操控變色和調校光暗。
重新規劃 能拆的牆都拆
單位實用面積雖然僅381方呎,但已是該廈面積最大的戶型。對於不少設計師來說,越小的空間越需花心思去設計,而今次這個單位可謂「由頭執到落腳」,幾乎將可以拆掉的牆都拆掉,重新劃分門口闊度,將洗手間和2個房間原來的牆向大廳推進以「偷位」,卻沒有令大廳感覺更擠迫,而被「偷」的空間則騰出成為新的儲物空間。
在廚房,枱面採用訂自意大利的暗灰色天然原塊石,上方的空間則是白色的製訂儲物櫃,並讓抽油煙機完美融入,牆身以白灰二色方磚鋪砌營造反差觀感。值得一提是,戶主特別提出為雪櫃面覆蓋上磁石膠門板,可隨意貼上兩口子的相片和便條,亦令原先雪櫃面更簡約,「屋主唔想見到個雪櫃面,好核突。」Kodi笑說。
廚廁外擴 大增儲物空間
廚房向外推進的牆身原來內有玄機,可拉趟出隱藏儲物架,收納調味料、廚房雜物等,由於與樓底等高,收納空間可謂不小。然而工程之大牽一髮動全身,被拆掉的不只是牆身,「鋁窗、煤氣喉要走過晒、拆晒,而原先單位係無冷氣機位,我幫佢裝過。」Kodi將細節娓娓道來。
同樣地,廁所的牆身亦向大廳推出近一呎,騰出的空間,可收納毛巾、污衣籃等雜物。外牆採用俗稱「穀倉門」的材料,特點是用得越久,留下的痕跡顯得越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