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百家廊】廈門盛夏

2018-08-09

朵 拉

沒車的街上行人還真不少。有些索性坐在街道旁,頂茪j太陽聊天。還有小孩在街上跑茠悸滿A不知是遊客或本地人?我再次詢問陪我一起走路的Y,這條街真的就是中山路嗎?

下午的灼灼陽光依然火爐樣地悶熱,毫不留情要把人烤成焦炭,落力將路人都炙得汗流浹背。帶我走向輪渡碼頭方向的Y和我確認,是中山路沒錯。始建於1925年的中山路是廈門最老牌的商業街和經濟中心,早期肯定繁華靚麗過,上世紀90年代初首次相遇,出示我的卻是殘舊破落樣貌。

2017年經政府整治修復,以粉紅和乳白色為主色基調粉刷一新的老房子,外觀整齊漂亮,乾淨的街道旁那獨特的騎樓式建築,和位於南洋檳城老街區的房子極其相似,有說是閩南人下南洋掙錢之後,帶蚨a歸故里的喜悅回返故鄉,修建新屋時融進了南洋風情,這中西合璧的特殊格調,保存至今,既是廈門建築文化的代表,也見證了廈門城市歷史發展過程中的開放包容心態,承載虓H門歷史脈絡的同時亦讓廈門中山路名列全國最美麗步行街冠軍。

記憶中的廈門大學短期學生生涯裡,幾乎每天都經過中山路。當時住在菲律賓華僑出資建築的廈大蔡清潔樓。每天下課後從住宿的地方,經過芙蓉湖,步行大概20分鐘,便到了南普陀寺外頭,坐上起點站的公車,一路直走,抵達輪渡碼頭終點站下車,目的地不在此,又再轉乘輪渡到對面無車的鼓浪嶼,閒閒看夕陽,慢慢吃簡單的海鮮晚餐,然後在海邊緩緩散步,享受那沒有喧囂沒有車煙的靜謐黃昏。

此時此刻,中山路上的三角梅卻叫我步伐緩慢下來。我要拍照呢。我跟Y說。意思是要和三角梅合影。Y說好的好的,提醒我這棵有說明牌子「廈門市花.三角梅」的三角梅,只有葉子沒有花呀。

繼續前走,發現每家店舖門口都植有三角梅,白色的,紅色的,有些甚至紅白相間種在一個花盆裡。邊走我一邊跟Y透露我的三角梅情意結。南洋很平常的三角梅,我們稱為九重葛或寶巾花,之前沒特別放心上,有一年重回廈門,聽說它是廈門市花,從此對這到處可見,花色繽紛,隨地盛開,薄薄花瓣的三角梅產生了愛情;並且在水墨畫裡拚命地畫,愈描繪愈深愛。你可以問我原因,但我回答不出來,唯一能說的:有些愛情沒有理由。答案也許不滿你意,卻是事實。細心體貼的Y聽了,不停地幫我跟不同顏色的三角梅合照。

經過古樸的「澤被甘棠」石門樓,往昔的記憶回來了一些些。兩邊的對聯是「鼓浪巡河功萬壽,鷺江車渡證五緣」,不知作者是誰,巧妙地把「鼓浪」嶼和「鷺江」嵌在對聯裡。聽說這裡以前是鄭成功練兵騎馬走過的地方,老百姓索性把路稱為「小走馬路」。我沒走上去,僅僅拍張照片,試圖把過往的記憶多帶一點回來,繼續攜茪@種陌生又熟悉的感覺向前徐行慢走。快到碼頭時,終於認出來。

當年中山路還未定為步行街,路上車子不多,下車後我往往回頭走過去的郵局,現在還是郵局,而且就在原來的位置。歲月不居,時光流逝,郵局仍在!喜悅浮上心頭,猶如故人重逢。情不自禁地嚷嚷,那邊,郵局再過去一點,是我來換錢的地方。不是店,是人。那個時候,竟然勇敢到跟地下錢莊兌換美元,兌換率比銀行要高很多。對數據永遠記不住的我,卻記得當時100美元可以兌888元人民幣。但那美元必須完整如新,紙幣上不能寫字或劃線,就連一點點摺痕也不許。道理?至今不明白。

Y指茈秉隞”爾怓O華聯商廈。我卻看見右邊醒目紅字,是東南亞華人熟悉並信任的「華僑銀行」。1926年曾到廈門大學當教授的魯迅,到銀行來領薪,職員見他衣蚞諯嚏A毫不起眼,不相信是來領400大洋的人(魯迅先生薪金好高)。職員打電話到廈門大學查實。魯迅曾在一篇文章裡寫過這一段他的親身體會。聽說他在中山路喝過功夫茶,不知道是哪一家?華僑銀行是1877年在廈門設立的批館。Y來找我之前,我剛自廈門老朋友洪卜仁老師那兒回來,在酒店翻閱由他主編的精裝版《廈門僑批》,裡邊除了文字還有照片,其中一張由陳亞元先生提供的收據,說明是「1928年廈門華僑銀行電匯正收據」。有人恥笑說相信機緣這回事是迷信,但我是一個絕對相信緣分的人。

緣分叫我當年到了廈門大學,經過中山路,無意中見中山公園便半路下車,公園是非逛不可的地方,因為花樹一直是我的心愛。意外走進廈門畫院,觀賞畫作時,心儀畫家白磊的作品,後來輾轉見到白老師,畫了一幅菊花和另一幅小鳥給我學習。喜歡中國畫,非為當畫家,卻把兩幅畫帶返檳城臨摹,20多年後在中國開了9 場《聽香--朵拉南洋風水墨畫個展》。

這回到廈門,兩天時間造訪許多新朋舊友。不曾見過面的新識友人Y,下午還在開會的他,會後特別自同安趕過來看我。夏天的廈門空氣裡有烤箱火般的熾熱,宛如陌生朋友的熱情。Y說你就站在這裡,鷺江賓館正好在你後邊,前面是一排盛開得燦爛的火紅三角梅。我對紏的鏡頭,看見在按手機快門的他一頭一臉的汗。他邀請我到同安的安排是,他先過來廈門帶我過去同安觀光吃飯見朋友,晚上再帶我回廈門。我拒絕的原因是實在太麻煩了。這樣子過來過去的讓我於心不安。熱情的朋友卻直接跑到酒店來探我,自動獻議帶我逛廈門。

閒逛是旅遊最好的方式,更是體驗慢生活的一種享受。穿過老街老巷時,Y說我們非吃不可的吳再添小吃店就在大同路。三個星期前,小吃店的創始人吳再添剛剛以91歲高齡辭世。廈門著名的小吃「蝦麵」、「沙茶麵」、「芋包」、「油b粿」、「燒肉」等「中華名小吃」都是從這裡開始的。

大同路比中山路寧靜得多,樣貌沒那樣輝煌亮麗,略嫌滄桑老舊,似乎被遊客遺忘,卻有本地居民的閒適幽情。遊客尋找的網紅店,大多位於中山路,不過,凡是老廈門要吃小吃,則非吳再添不可。這是本地人Y說的。

一走進吳再添小吃店,我知道我來過。那是廈門大學的求學歲月,一切從一碗沙茶麵又回到了從前。我在廈大求學的時候是秋天,終於我又回到廈門,這一次是廈門盛夏,因為朋友的親切熱誠,一切舊時光歷歷在目。

感謝Y帶我行走中山路、大同路,讓我回到我廈門最初的記憶之路。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