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見移植「一傳幾」 袁國勇:臨床死因與戊肝無關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珈琋)本港出現首宗因器官移植感染戊型肝炎的個案。共5名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證實感染戊型肝炎,相信全部經由同一器官捐贈者傳染。當中一名病人於本月18日死亡,臨床上死因與戊型肝炎無關,將轉交死因裁判官跟進,而其餘4人正接受抗病菌藥物「利巴韋林」治療,情況穩定。醫管局將成立專家小組,考慮未來是否要為器官捐贈者化驗戊型肝炎。有醫生坦言,是否進行相關化驗是一個兩難局面,要防止戊型肝炎病毒經器官移植傳染並不容易。
瑪麗醫院本周一收到港大微生物學部門報告,指5名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同時感染戊型肝炎。
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講座教授袁國勇昨日表示,5名病人分別於今年2月28日及3月1日接受器官移植,其中一名接受肝臟移植的66歲男病人,術後肝運作一直不正常而求醫,結果發現血清中含有戊型肝炎病毒。
另一名接受肺部移植的59歲男病人,在本月8日出現抽筋及肝功能不正常而求診,同樣對戊型肝炎呈陽性反應。
該病人已於本月18日因散發性環狀胞疹引發的腦炎死亡,臨床上死因與戊型肝炎無關,將轉交死因裁判官跟進。
袁國勇指出,上述個案揭發是次多宗感染的爆發,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部門隨即啟動調查,找回捐贈者的血清作測試,發現對戊型肝炎呈陽性反應,每一毫升有逾28萬粒戊型肝炎病毒。
他指,捐贈者為29歲女性,今年2月25日因急性腦出血入院,兩日後腦幹死亡,家人同意捐出器官,當時其肝功能正常,肝酵素含量值為18U/L,屬正常水平。
團隊遂檢查接受同一死者捐贈器官的其餘3名病人,結果全部驗出血清及糞便中含有戊型肝炎病毒,最嚴重者糞便中每一毫升有近3.6億粒戊型肝炎病毒。聯同首名病人,4人的年齡介乎6歲至66歲,已接受抗病菌藥物「利巴韋林」治療,並減少抗排斥藥物劑量,現時情況穩定,其中3名病人已出院。
驗出器捐者帶病毒機會極低
袁國勇指出,所有病人均沒有巨細胞病毒、乙型或丙型病毒感染,亦非因藥物而引起肝炎,相信全部經由器官捐贈者感染。
他指,根據文獻顯示,過去世界上亦同樣出現器官移植後,患者感染戊型肝炎病毒的情況,但僅限於「一傳一」及「一傳二」,這次乃全球首度出現多於兩名受捐贈者被感染的情況。他引用數據指,有78%病人服用「利巴韋林」後康復,暫時未知4人的反應如何。
袁國勇表示,認同醫管局應考慮日後是否要為器官捐贈者化驗戊型肝炎,但由於戊型肝炎並非是普遍肝炎種類,現時大部分先進國家均不會在移植前檢查捐贈者肝臟,只有英國才有檢查,加上隱性戊型肝炎帶菌者血液內沒有病毒,需要檢驗肝組織才能發現病毒,故要防止並不容易。
他指出,除了孕婦及進食藥物影響免疫系統的病人外,戊型肝炎對一般人而言是很輕微的病,可以自行痊癒,故測出帶病毒者的機會率十分低,應否為器官捐贈者化驗戊型肝炎是一個兩難局面,「有機會檢查一萬次才中一次」。
早處方「利巴韋林」可治
袁國勇又指,一旦捐贈者感染戊型肝炎,在什麼情況下可以移植其器官亦需要思考,因為捐贈器官者不多,「若其肝功能正常,驗到有戊型肝炎便不採用是很浪費。」
他強調,病人即使移植了帶有戊型肝炎病毒的器官,若在初期處方「利巴韋林」,可有效降低病毒數量,但需要減少抗排斥藥物的劑量,令病人的免疫系統回復正常。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黎青龍認為,如果活體器官捐贈者檢驗含有戊型肝炎病毒,則不應捐器官,但屬遺體器官捐贈的話則不應浪費,可以考慮讓受捐贈者接種戊型肝炎疫苗,或盡快處方「利巴韋林」。
他又指,相信4名病人的情況可以受藥物控制,毋須過於擔心,只有很小機率會演變成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