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內地明天(30日)將公佈9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據路透綜合23家分析機構的預估中值顯示,內地9月官方製造業PMI預計微降至51.2,主要受需求偏弱、環保限產等因素影響,生產端恢復放緩;而貿易戰影響外需回落,前期搶跑因素部分透支了後期需求,訂單更趨溫和,需求回升力度稍顯不足。
生產需求均較疲弱
國開證券研究部副總經理杜征征指出,從部分中觀高頻數據看,企業開工復產主要集中在9月後半個月,生產總體改善有限,而鋼鐵在內的部分行業受環保限產等因素影響,改善不明顯。他分析,內地基建投資更多以加速存量項目以及補短板為主,前期政策效果的顯現尚需時日。此外,高頻數據顯示部分終端需求回落,如9月前兩周乘用車日均銷售同比大幅下滑26.3%,同時30大中城市9月前25天商品房成交面積同比僅增長2%,未來或還有回落可能。
申萬宏源宏觀團隊發佈報告稱,9月高頻數據顯示出工業生產數據略顯疲態。9月發電耗煤、和半鋼胎開工率等增速均明顯弱於8月,高爐開工率跌幅有所收窄,主要工業生產指標同比跌幅收窄,終端需求較為疲弱。
加大鋼鐵等產能淘汰
中國生態環境部聯合多部委日前發文稱,前8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環境空氣質量呈現穩中向好趨勢,但成效並不穩固,特別是秋冬季大氣環境形勢依然嚴峻,預計2018年冬季氣象條件總體較上年偏差,空氣質量有可能出現反彈;要深入推進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加大鋼鐵、焦化、建材等行業產能淘汰和壓減力度。
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日前表示,不必對經濟指標月度之間的短期波動過分糾結,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政府宏觀調控經驗和能力不斷豐富,通脹率較低,財政赤字和政府債務率都在可控區間,外匯儲備充足,宏觀政策仍有不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