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藏資訊】瀋陽故宮展「鎮館之寶」 再現康熙南巡盛典

2018-10-04
■《康熙南巡圖》反映了當時沿途的風土人情。(香港文匯報瀋陽傳真)■《康熙南巡圖》反映了當時沿途的風土人情。(香港文匯報瀋陽傳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于珈琳 瀋陽報道)再現康熙帝南巡盛典以及沿途風土人情的瀋陽故宮「鎮館之寶」《康熙南巡圖》日前起在此間展出,此卷珍品為現世僅存的三卷半之一。繪本反映了康熙帝南巡途經江寧直至瓜洲回京路程圖,圖中康熙帝的龐大船隊,掛白帆,順江而下,直至瓜洲城(今揚州南)。據悉,此次展期為3個月,是瀋陽故宮特別為十一黃金周遊客籌備。

記錄康熙帝二次南巡

記者今日從瀋陽故宮獲悉,此次展出的珍品繪本所繪內容為康熙二十八年皇帝第二次南巡的場景。正本繪製前,先繪有稿本十二卷,呈康熙帝御覽欽定後,再繪製正本十二卷。稿本為紙本淡設色,內容與正圖大致相仿,小有差異,尺寸比正圖略小些。

瀋陽故宮本次展出的此卷畫卷以紙本、小青綠為主繪製,手卷包首以黃色錦地花綾布製成,上以楷書撰題籤:「聖祖仁皇帝南巡回鑾圖,第二卷」,其下另題小字「宋駿業進呈,王翬制」。目前,可確定的《康熙南巡圖》稿本僅存三卷半,其中較完整的三卷分別藏於北京故宮、南京博物院和瀋陽故宮,而另外半卷殘本,則由私人藏家收藏。

畫卷由南京南部雨花台起畫,經報恩寺,近抵江寧城郊。沿途望村居、看水榭、經鬧市、過碼頭,越無數山石、湖汊,轉入長江。途徑雨花台、報恩寺、水西門、旱西門、石頭城、弘濟寺、關帝閣、燕子磯、劉家山、紗帽洲、郭璞墓、金山、瓜洲城等多處。從中可以看到大量反映當時風土人情、地方風貌以及經濟文化繁榮的景象。

長卷繪本歷時六年完成

在清代,《康熙南巡圖》此類畫卷是為最高統治者樹碑立傳的作品,十二卷巨製《康熙南巡圖》經由王翬等眾多畫家歷時六年方告完成。以康熙南巡為題材,畫面都是以皇帝為中心逐步展開的,作者在描繪時,必須將皇帝南巡所經過的地方和事情如實地表現出來。

王翬採用長卷形式來描繪皇帝南巡盛舉,是再合適不過的,而且每卷畫獨立成幅,雖然畫的是數日之中的事,但由於採用這種形式,因而保持了路線和情節的連續性,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正本繪製時,素材的選取、構圖的規劃是由王翬完成,局部的細緻刻畫是由其他畫家完成。

據介紹,為了要把「南巡盛典」記錄下來,康熙帝下令在全國範圍內徵求並選拔繪畫能手。御書處辦事刑部員外郎宋駿業向皇帝推薦了他的老師王翬。此時王翬六十歲,正是技藝成熟、創作旺盛的時期,得到了康熙皇帝的首肯。隨同王翬到京師作畫的還有他的弟子楊晉,此外還集中了宮廷內外的許多名家高手,如冷枚、王雲等畫家均參與了創作。

正本殘卷曾拍1600萬天價

2014年3月,法國波爾多一家拍賣行兩幅罕見的中國17世紀絹本畫作以189萬歐元(約1,600萬人民幣)拍出。據報道,被拍賣的部分屬於《康熙南巡圖》正本第六卷,該卷曾被一私人收藏家購得,上世紀30年代為傳給不同的繼承人而將畫卷分割。

康熙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同時,他也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期間的頻繁南下,也成為眾多藝術作品的主題。康熙二十三年(1684)至四十六年(1707)的24年之間,康熙皇帝先後作了六次南巡,他從北京出發,由山東入江蘇,潑江而南到蘇州、南京、杭州,最遠渡過錢塘江,到了紹興。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