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轉數快」漏洞大 求職者遭盜賬

2018-10-26

騙徒扮招聘呃證件資料 冒登電子錢包轉走銀行戶口18萬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珈琋)金管局上月推出「轉數快」,並提供電子直接扣賬授權「eDDA」的電子錢包增值服務,令電子錢包獲付款人授權可在戶口中直接扣賬。然而,金管局昨日披露逾十個銀行賬號懷疑被盜,涉及款項約18萬元。據悉,騙徒以招聘為由,騙取受害人的身份證及銀行賬戶號碼後,冒充受害人登記電子錢包,再經「轉數快」轉走其銀行存款。目前電子錢包不會向銀行賬戶的登記電話號碼認證,令受害人毫不知情。金管局指eDDA服務已暫停,料於下星期開始陸續恢復,日後將需要銀行確認申請人身份的雙重認證。

金管局昨日接受查詢時表示,本月10日首次收到有懷疑資料被盜用的報告,其後亦從銀行、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及市民投訴等渠道,得悉有個別市民的個人資料懷疑被盜用,以開設香港持牌儲值支付工具(SVF)所持的電子錢包,並設立eDDA進行增值,然後盜用錢包內的款項。根據金管局所得的資料,事件中約有十多個銀行賬號懷疑被盜,涉約18萬元。

交出賬戶號碼 錢被轉拍住賞

據了解,警方於本月10日及11日分別接獲兩名女子報案,指透過一個通訊應用程式見工,她們提供了自己的身份證副本及銀行戶口號碼後,竟發現銀行賬戶內的部分金錢不翼而飛,疑與「轉數快」有關。其中一名26歲女子向騙徒提供了匯豐及中銀香港的戶口號碼,之後分別被轉走3,000元及9,000元到電子錢包拍住賞(Tap&Go)。

事主不滿:無收到銀行通知

據悉,一名24歲的事主日前接獲朋友轉發的一份散工傳單,並聯絡「僱主」,當時「僱主」聲稱需提交身份證的副本及出糧戶口以「確認身份」,事主不虞有詐提供資料。翌日事主查閱網上銀行時,發現賬戶內 9.7 萬元被分開 18 次以「轉數快」方式,增值到一個支付寶賬戶。事主認為銀行失責,因為自己的銀行賬戶被過數時完全沒有收到銀行通知,自己亦從沒申請過支付寶賬戶及「轉數快」服務。

警方調查後,懷疑騙徒先取得事主的身份證資料及銀行戶口號碼後開設電子錢包,又利用俗稱「太空卡」的電話號碼登記,之後啟動eDDA功能,綁定銀行戶口為電子錢包增值。由於電子錢包營運商只向登記的電話號碼確認交易,故事主在其間根本不知道被轉走金錢。

eDDA暫停 料下周陸續恢復

金管局事發後要求電子錢包營運商暫停eDDA功能,並要求營運商及銀行檢視在電子錢包開設eDDA的程序,改善流程以降低個人資料被盜用的風險。

該局表示,檢視工作已接近完成,日後涉及設立eDDA程序時,需銀行確認申請人身份的雙重認證,eDDA功能於下星期開始陸續恢復。

該局表示,eDDA增值通過「轉數快」系統進行,但是次事件涉及在電子錢包設立eDDA的環節,並不關乎「轉數快」系統的安全使用,強調「轉數快」開通至今運作正常,平均每天交易金額超過10億元。

金管局同時提醒市民時刻保持警覺,小心保管個人資料,若懷疑資料被盜用,應盡快向銀行或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查詢及向警方求助。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