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鈺)就近期有教育界人士反映小學中層職級不足,加重了教師在行政工作方面的負擔,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表示,當局一直有與小學界別討論,而教師專業發展專責小組除了建議應該即時實行教師職位全面學位化外,亦就如何增加小學中層主任位置進行積極討論,教育局將待討論有初步結果後,再作全面考慮。
施政報告提出於下學年全面落實教師學位化,教育界反映現時中、小學的中層主任均要兼顧行政工作,根據《資助則例》,中學按教師人數計,每12名教師有5個晉升職位,當中包括主任和副校長;小學則按班數計算,3班才有一個晉升職位。以開辦24班的中學及小學為例,前者有18個中層位,小學只有8個。
現時部分小學會將校內學位教師的基本職級-助理小學學位教師視為「中層管理」職位,升職者要負責校內行政,以紓緩中層主任位不足的情況。不過,落實教師學位化後,上述職位將變成最基本職級,業界擔心會造成同級教師職責輕重不均,故促請當局落實學位化的同時,提升小學中層職位比例,令小學有足夠人手處理行政工作。
預留5億元撥款支援業界
楊潤雄回應指,就小學中層職級不足等問題,教育局一直與小學界別討論。教師專業發展專責小組除了建議應該即時實行教師職位全面學位化外,亦就如何增加小學中層主任位置等問題進行積極討論,教育局將待討論有初步結果後,再作全面考慮。為了令業界安心,以及作為政府的承諾,施政報告已承諾會預留5億元撥款,理順小學校長、副校長職位和改善中層主任職位的事宜。
就適齡學生減少的問題,未來將困擾小學界別,楊潤雄指明年小一入學人數會比今年有所減少,而整體小一至小六的總人口在未來幾年都相對穩定,至2022年開始有下降的趨勢。至於個別地區,可能小一人口確實有下跌情況,學界會遇到挑戰,故當局會採取措施回應情況,包括開班線會由25人減至23人,若有學校因學生人數減少而要減班,多出的老師當局亦會考慮作一定時間的保留。
至於沙田圍呂明才小學財務管理風波,教育局正就一些程序上的事宜作出調查,該校校董會和辦學團體也為該校澳洲交流團事件成立獨立小組調查,校方初步表示需要約兩個月至三個月調查,故調查仍然進行中,教育局會在收到報告後再跟進,而當局的調查仍會繼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