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離岸市場調控能力 嚇退淡友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莊程敏)央行昨宣佈,將於下周三(11月7日)首次在香港招標發行總額200億元(人民幣,下同)兩期央行票據,三個月和一年期票據各佔100億元。有經濟學家認為,此舉清楚表明在人民幣匯率面臨「破7」整數關口前,中國央行非常希望穩定貨幣,增強對離岸人民幣市場的調控能力,增加做空成本。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特區政府歡迎央行在香港發行人民幣票據。此舉有助支持鞏固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促進人民幣國際化,並進一步推動香港債務市場的發展。現時中央在港發行國債所收取的利息或利潤均免利得稅,港府會研究擴大豁免範圍以涵蓋央行在港發行的債務票據。
史上第二次發離岸央票
央行公告稱,將於11月7日通過香港金融管理局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債券投標平台,招標發行2018年第一期3個月期和第二期1年期中央銀行票據,發行量均為100億元。兩期中央銀行票據均採用荷蘭式招標方式發行,招標標的為利率。
這是三年來央行第一次出海、也是歷史上第二次發行離岸央票。2015年11月中國央行曾在倫敦採用簿記建檔方式發行50億元計價央行票據,期限1年,票面利率3.1%。時隔3年在港發行央票,央行稱此舉「將豐富香港高信用等級人民幣金融產品,完善香港人民幣收益率曲線」。
加強穩定匯率 「保7」意義大
自6月中旬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一路下跌,昨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再跌72點子報6.9646元,創10年新低。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員李健向香港文匯報指出,近期人民幣波動呈現離岸市場帶動在岸市場的特徵,離岸人民幣匯率更容易受投機因素影響而非理性波動,並向在岸市場傳染風險,央票出海可為穩定在岸人民幣匯率政策提供補充。
李健認為,當前央行有很大的意願維穩人民幣匯率不突破7關口。從歷史經驗來看,關口「7」是央行屢屢成功擊退投機勢力的里程碑和重要見證。當前保7的意義更在於,人民幣匯率已成為市場衡量中國經濟走勢的重要指標。在當前宏觀環境不穩的背景下,匯率穩定傳遞出的信心意義要遠勝於匯率貶值帶來的實際創匯意義。
德國商業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周浩也指出,如果人民幣匯率輕易破7,將對市場將造成衝擊。在香港發行央票,意味着中國央行有意提高離岸資金成本,以擠壓人民幣空頭。西太平洋銀行駐新加坡策略分析師Frances Cheung稱,與香港超過6,000億元和其他離岸中心4,000億元存款餘額相比,本次首發央票規模並不大,對離岸人民幣匯率影響料有限,但這意味着開啟了一個新的貨幣政策工具,同時提供了新的離岸投資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