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國際專題 > 正文

專家解讀:涉專利糾紛 或存談判空間

2018-11-03

對於福建晉華接連遭遇美國商務部與司法部制裁,業內人士認為,該事件是晉華與美光專利糾紛的升級,其背後核心目的在於限制中國存儲芯片產業的發展。目前,美光銷售收入一半以上來自中國市場,晉華事件或存在緩和的談判空間。

半導體行業研究機構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表示,此次晉華禁運事件的「導火索」是美光之前在國內遭遇的一次禁售判決,導致美光部分產品在華禁售, 從而引發了該公司在上海和西安的裁員。

此次,美國政府針對晉華,可以看做是晉華與美光專利糾紛的升級。方正證券研究所分析指出,DRAM芯片目前由韓國三星、韓國海力士、美國美光三家壟斷。三家廠商憑借壟斷地位賺取行業暴利。2018財年美光對外銷售的DRAM芯片均價上漲37%,三季度毛利率高達71%,淨利潤率高達51%。而福建晉華規模不及美國DRAM廠商美光的10%,威脅到美光的生存純屬「莫須有之罪」,晉華事件的核心目的在於限制中國存儲芯片產業的發展。

「我們認為晉華禁運事件存在緩和的談判空間,因為美光銷售收入一半以上來自中國市場。」方正證券研究所稱,晉華事件給國內晶圓製造企業敲響警鐘,過度依賴外國設備材料對企業生存形成巨大威脅,引入國產設備材料勢在必行。

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教授余智則向香港文匯報指出,今年以來,美國針對中國企業的調查很多。如中興事件一樣,晉華事件除了商業糾紛,也有貿易戰的因素在裡面。這一事件是美國長期以來、特別是貿易戰以來在知識產權問題上對中國的廣泛指責的一個典型案例,也是美國向中國施壓、敦促中國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一種手段。 他續指,無論晉華事件本身的是否曲直如何,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都還有很大改進空間。中國對內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增強企業的創新動機,從而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對外也要尊重知識產權,減少與外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矛盾。

■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琳 北京報道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