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受訪民企感慨融資需跨三道關卡

2018-11-30

部分民企負責人感慨,儘管中央花大力氣引導資金流向實體企業,但實際上,即便民營企業經營形勢良好、債務水平可控、產品在國內市場佔比較高,想融資仍如同「跨欄」,要翻越金融機構設置的重重關卡。

第一道關卡:地域「特別關照」

 近年來,山東日照、濱州等多地都有企業破產導致銀行資產受損的案例,催生「一家出事,同鄉連坐」的現象。以鄒平市為例,有銀行分支機構負責人透露,2014年當地企業長星集團破產以來,這一區域內其他企業融資整體被收緊。尤其是新增擔保貸款,很難通過審批。

第二道關卡:行業「特別關心」

 一位民企負責人告訴半月談記者,公司推出的新產品屬於裝備製造業範疇,節能、環保效果突出。但由於公司主業屬於「兩高」行業(即高能耗、高排放,編者註),銀行按照「兩高」行業標準嚴格限貸、抽貸,「只要和受限行業沾點邊,就要受影響」。

 除「兩高」行業外,身處產能過剩行業的中小企業融資也格外困難。多家金融機構負責人向半月談記者證實,此類行業金融機構通常只支持龍頭企業、實行名單制管理。

第三道關卡:風險「特別關注」

 部分金融機構為規避風險,對企業的「風吹草動」極為敏感,往往不打招呼就限貸,甚至多家「一哄而上」抽貸,往往將一些企業的「小毛病」激化為「大問題」。

 山東中部一位民企負責人回憶,公司接手一家破產企業的事宜「八字還沒一撇」,就被銀行抽貸18億元。另一家食品企業負責人則更感冤枉:他肺部發現結節需要做手術,竟然也成為抽貸的「導火索」,企業10多億元貸款被多家銀行緊急抽走約4億元。在當地銀監部門的緊急協調下,抽貸問題才暫時緩解。

資料來源:新華社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