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洲 中銀國際首席策略分析師
今年以來, 在中美貿易摩擦加劇以及內地去槓桿效應顯現的背景下,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香港股票市場表現不佳。展望2019年, 國內與海外、政策、經濟與地緣政治等多重因素相疊加將使香港股市更加紛繁複雜並引發大幅波動,中國經濟和上市公司盈利下行風險增加;美聯儲貨幣政策不確定性上升,再加上中美經貿關係的走向充滿複雜性、反覆性和長期性,種種因素都預示着2019年香港股市詭譎多變,市場博弈或將加劇。
決策層穩增長助提升信心
今年年初以來,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有所上升。2018年第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6.5%,低於第二季度6.7%的同比增速和第一季度6.8%的同比增速。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9月的50.8和10月的50.2進一步下滑至11月的50。近期公佈的11月多項經濟數據也低於預期。不過,在當前經濟增速放緩壓力加大和外部不穩定因素增大的背景下,決策層已逐漸調整去槓桿節奏和步伐,強調做好「六穩」工作, 以更好平衡控風險與穩增長,這將有助於提升投資者信心。未來投資者會密切關注內地積極政策力度以及中美經貿關係的走向。
展望未來,出口在中美貿易摩擦和全球經濟增長勢頭放緩的影響下將面臨一定的放緩壓力,投資仍將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消費則隨着居民部門槓桿率上升和收入放緩可能會逐漸下行,驅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都面臨不同程度的走弱壓力,2019年中國經濟增速或將繼續放緩。同時,隨着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加大以及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負面影響顯現,2019年上市公司盈利增速或將有所下降。2019年中銀國際研究覆蓋的全部上市公司和非金融企業盈利將分別同比增長11.2%和15.0%,而2018年的預期分別同比增長11.8%和19.8%。而且,如果未來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級,人民幣匯率大幅波動,疊加政策刺激力度再度低於預期,2019年上市公司盈利將面臨進一步下調風險。
當前港股市場信心比較脆弱,投資者預期尚不穩定。2018年10月,港股市場日均沽空比率進一步攀升至15.4%,達到20年以來最高位,表明市場做空力量依然強大。而且,2018年南向交易淨流入金額也出現下降。截至12月14日,今年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人民幣643億元,遠低於去年同期人民幣2,882億元的淨流入水平。如果未來港股市場面臨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導致人民幣匯率大幅波動以及上市公司盈利進一步下調,2019年內地投資者對香港上市股票的需求或將繼續下降。不過,長遠而言,內地與香港股市互聯互通是香港市場潛在價值重估的主要動力和催化劑。
市場估值處歷史底部區域
港股市場當前估值處於歷史底部區域,而且仍然是全球主要股票市場中的估值窪地。即使是與先前兩次全球金融危機時的水平相比,香港股市的當前估值也不高,投資者不宜過分悲觀。根據彭博一致性預期, 截至12月14日,恒生指數2019年預測市盈率為9.9倍,較過去13年歷史平均低22.4%,處於歷史底部4%區域;恒生指數2019年預測市淨率為1.1倍,較過去13年的歷史平均低28.4%,處於歷史底部5%區域。恒生國企指數2019年預測市盈率為7.6倍,較過去13年歷史平均低28.2%,處於歷史底部15%區域;恒生國企指數2019年預測市淨率為0.9倍,較過去13年的歷史平均低42.1%,處於歷史底部8%區域。
筆者預測,恒生指數在2019年12月底達到27,000點,基於10.2倍2019年預期市盈率,較過去13年歷史平均市盈率折價20%。2019年股票配置方面,筆者比較看好受益於流動性放鬆的高股息低估值的大型銀行股和房地產龍頭公司、內需為主的大型電信運營商以及白馬消費類股票。另外,隨着財政政策發生積極變化,未來基礎建設投資的增速有望回升,基建板塊也可以重點關注。■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也無意構成任何金融或投資建議。本文任何內容不構成任何契約或承諾,也不應將其作為任何契約或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