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 > 正文

財新製造業PMI近3年新低

2019-02-02
■分析認為,內地製造業內需雖在上月猛烈收縮,但因中美貿易磋商進展積極利製造業外需轉向,並成為製造業運行過程中的亮點。資料圖片■分析認為,內地製造業內需雖在上月猛烈收縮,但因中美貿易磋商進展積極利製造業外需轉向,並成為製造業運行過程中的亮點。資料圖片

上月報48.3降1.4個百分點 分析:政策仍需發力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倪巍晨 上海報道)財新昨發佈的1月內地製造業PMI報48.3,較前值下降1.4個百分點,已連續第2個月低於榮枯線,並錄得自2016年2月以來新低。財新認為,基本面數據的趨弱,及內需的低迷,是當月製造業數據繼續走軟的主因。受訪專家認為,為對沖經濟下行壓力,未來政策仍需發力,預計更大力度的減稅降費措施在後期將持續落地,貨幣政策將會更多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

受內需疲軟所累,1月製造業生產、新增業務總量皆現輕微降幅,新訂單總量也連續2個月下降,且降幅有所加大;當月,製造業採購活動在時隔20個月後首現收縮,製造商生產計劃亦有所調整。不過,在中美貿易摩擦暫時「休戰」影響下,上月新出口訂單指標大幅反彈,並升穿榮枯線,錄去年4月來新高,表明企業出口訂單獲明顯修復。

製造業用工收縮率放緩

數據還顯示,上月財新製造業用工規模雖已連續63個月呈現收縮之勢,但收縮率已放緩至近9個月來最弱;當月,採購庫存終結了此前連續2個月的微升,呈現輕微下滑走勢,投入品供應商交貨速度也再度放緩,惟供貨延誤率仍算輕微。價格指標方面,製造業平均投入成本連續2個月環比下滑,受訪廠商反映,原料價格的下降令其成本負擔有所減輕。受市場價格普遍調降影響,製造商的產品銷售價格開始下調。

前日出爐的內地官方1月製造業PMI儘管升至49.5,但主要是得益於大型企業PMI較上月升1.2個點至51.3;中、小型企業PMI為47.2和47.3,則分別比上月回落1.2和1.3個點。這和調查樣本更側重於中小企業的財新製造業PMI表現一致。

財新智庫莫尼塔宏觀研究主管鍾正生認為,內地製造業內需雖在上月猛烈收縮,但因中美貿易磋商進展積極,製造業外需轉向積極,並成為當月製造業運行過程中的一大亮點。

「穩就業」效顯 數據溫和上揚

分項指標方面,產出數據大幅走低,疲弱需求對生產的拖累效應開始顯現;另一方面,就業數據在收縮區間溫和上揚,這或與「穩就業」政策效果開始顯現有關。他並指,從採購庫存指標看,企業有明顯的去庫存跡象;雖然企業資金周轉壓力有所紓緩,但壓力猶存。

值得一提的是,財新製造業PMI與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在上月出現分歧。1月官方製造業PMI報49.5%,雖連續2個月低於榮枯線,但已較前值微升0.1個百分點,終結了連續4個月的回落勢頭。

企業正處主動去庫存階段

上述分歧與財新、官方調取的樣本不同有關,事實上,財新PMI數據採納了更多中小企業的樣本。從官方數據看,1月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47.2%和47.3%,較前值下降1.2和1.3個百分點。

「經濟回暖仍缺乏需求基礎。」興業銀行兼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分析,首先,全球需求放緩疊加人民幣升值,已進一步壓低了出口增長的預期;其次,就業放緩正施壓居民收入的增長,進而對居民消費支出構成抑制;再次,從官方建築業景氣度放緩看,房地產下行或仍在繼續;最後,PPI同比增速或進入通縮區間,並對企業利潤增長構成壓力,進而對製造業投資增長構成掣肘。

申萬宏源債券首席分析師孟祥娟從官方數據角度分析,新出口訂單指標在上月出現邊際改善,這與貿易戰情緒紓緩,及春節前企業「趕出口」帶動有關,但從在手訂單的回落看,下游需求依然偏弱。

她說,總體看,目前企業生產和訂單量整體偏弱,企業正處主動去庫存期。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