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公開發佈,這份綱領性文件對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空間佈局等方面作了全面規劃。中國國際交流中心產業規劃部部長王福強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是代表中國最高開放水平的戰略平台,承擔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綜合性戰略功能,下一步的重點是如何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形成制度合力。
王福強指出,不同於過去的區域規劃,粵港澳大灣區規劃賦予了大灣區若干戰略功能。首要功能是政治層面,通過打造一個推動港澳深度融入祖國發展大局的平台,維護港澳長期繁榮穩定,是新時期「一國兩制」新實踐的重要平台;第二,在社會層面,通過這一平台解決若干制約大灣區合作發展的內部問題,實現大灣區可持續發展;第三是經濟層面,培育形成一個世界級的經濟平台,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試驗田和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先行地。
創設新機制 拓發展空間
王福強認為,粵港澳大灣區代表着中國對外開放進入新發展階段,這一階段以制度創新為主要特徵,突出表現為要素自由、標準對接、資質互認、民生合作、治理協同等,是從制度對接上開展合作。港澳相比內地來說,制度現代化方面要強許多。借助港澳與國際對接的制度體系,結合內地制度安排,可以探索新的包容性的現代化制度。
對於港澳來說,王福強指出,港澳的繁榮穩定,需要實現內生性增長。而這種增長,需要創設一種新機制,打開發展空間,使港澳能很好地融合到祖國發展大局中去。通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動形成合作理念,拓展港澳發展的物理空間和居民生活就業的空間,推動產業協同發展,將有助於港澳長期繁榮穩定。■香港文匯報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