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曉菁)市民對智慧支付不再陌生,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昨公佈的最新「AlipayHK智慧支付普及指數」顯示,用家尤其是較年長者(50歲至64歲人士)接受度大幅改善,本港提供智慧支付的商戶也穩步提升。2018年下半年智慧支付普及指數為62.2(最高100),較半年前首次發佈的指數上升8.3,反映香港的智慧支付發展穩步前行。
「商戶意向」指數升幅最大
該指數由「商戶智慧支付準備程度」和「用戶智慧支付接受程度」兩項組成,分別從商戶與用戶角度評估智慧支付在香港的普及程度,其中,「商戶智慧支付準備程度」指數錄得68.6,較半年前升6.0;其四大分項亦同時上升,以「商戶意向」(76.7)分項指數的升幅最大,升15.5。
非現金支付 藥妝商戶最受落
從行業來看,「藥物及化妝品」(74.8)為普及程度最高的行業。受訪商舖中提供非現金支付渠的比例95%,與之前相若,當中最常見的渠道仍然是信用卡簽賬(86%),手機支付(60%)仍居次席,但較半年前升17%。
「用戶智慧支付接受程度」由45.5升至55.9,惟分項指標中的「支付安全信心」(42.0)和「設備及支付習慣」(44.7)仍低於50點的水平。
50?至64?人士對智慧支付的接受度大升14.2,至46.4。48%被訪市民在過去半年曾使用手機支付,較半年前增加近二成,25至34歲的受訪者仍是智慧支付的主力軍。
境外支付 港人憂網絡安全
是次調查亦探討了外遊支付,九成港人曾於2018年外遊至少一次,最常去的旅遊地點頭三位分別為內地(64%)、日本(32%)和台灣(24%)。六成半受訪者表示,兌換外幣時經常有太多大額紙幣,七成認為在外遊期間處理外幣找續散銀十分不便。
同時,六成人會盡量避免境外使用信用卡,近半受訪者願意試用本地電子錢包的境外支付服務。不願試用的原因主要是擔心境外網絡安全(79%),遺失電話(68%)和網絡連接(58%)。
生產力局副總裁(數碼)黎少斌表示,零售商戶對智慧支付的接受程度不斷上升,反映零售行業逐步邁向電子化,能夠有效增加商戶整體效益,同時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配合智慧城市的發展,接受不同交易方案,解決顧客的「痛點」。
AlipayHK 冀易乘碼增覆蓋
Alipay Payment Services (HK) 行政總裁陳婉真期待早前推出的易乘碼(EasyGo)能夠於更多小巴路線以及其他交通工具上應用,為市民提供多一種便捷的支付渠道;亦展望於短期內推出境外支付功能,令用戶有嶄新的境外消費體驗。